刘星 | 无人兵器、AI与现代战争 | 海外看世界

16学者评【AI与现代战争】第3篇

人类的科技结晶往往会凝缩在武器之中,战争也经常成为新技术发明与运用的催化剂。一战中坦克的出现改变了此后陆地战场的作战方式,二战中空军兵种的强势发展改变了战争和战略方式,原子弹的使用更可能改变了此后对战争的认知甚至军事战略决策。人类似乎偏好于将最尖端的科技用于杀人,这有些讽刺但或许是个事实,按照这个趋势,AI必然会被运用于未来的战争。

乌克兰战争大概率是AI大规模参与战争的起点和AI技术的试验场。根据有限的报道,俄乌两军都在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技术和装备,乌克兰更是将无人技术发挥到了该国现有条件下的极致,不仅是无人机,无人攻击艇也战果颇丰。乌克兰转入积极防御战略的今天,在北约各国重型武器乃至弹药供应不足的现状下,乌克兰或将更加依赖无人技术减少己方的牺牲,加大敌方的损失。无人技术的背后其实就是大量的AI技术,从侦察、情报共享、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直到发动攻击,都是AI能力的体现。

进一步而言,为何乌克兰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无人武器,或许在于乌克兰得到了北约各国在更广义层面给上的AI支持,包括卫星侦察、电子侦听、实时战场动态的监视以及依赖AI的情报分析等领域。仅仅从军事而非政治角度而言,俄罗斯的钢铁与人数多大程度上可以抗衡北约的AI优势,或许可以左右战争结果、乃至今后的战争模式。

乌克兰战争应该还只是AI的初级版本,真正的AI军事革命(如果有的话)大概率还是从大国、特别是美国开始。美国不仅在军事技术和装备领域长期“遥遥领先”,在军事概念以及军民技术融合上也始终保持在最前沿。比如仅就无人技术而言,美军很早就开始探讨并基本确定了新一代各型战斗机都采用无人隐身的方向,这无疑是基于其对自身强大的AI开发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自信。而另一个AI大国的中国也在迎头赶上,在无人机的运用上或许正处于所谓“弯道超车”的井喷阶段。前两年看过一套日本出版的AI入门书,作者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此后AI领域将很可能由中美各领风骚,美国的强项在于思路与研发,中国的强项在于制造与运用。想来在安全领域也是如此吧。

如果中美在无人以及AI领域展开安全竞争,是否需要共同制定规则就变得很重要。比如据说现在中美都很关心的是是否应就在核军备领域、特别是使用核武器的判断决策机制中引入人工智能进行磋商。正如核武器的出现从结果上导致爆发大国间战争之可能性减少一样,AI战争如果成为新的战争模式,战争是应该控制在局部战争、有限战争的层面,还是可能发展为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全面战争;是否应该让人工智能参与决策、取代或部分取代人类进行判断和使用武器,都可能关系到人类的命运,也应是大国间必须认真思考与磋商的课题。

不过,战争依然是政治的产物,除非AI全面取代甚至取代人类,否则战争的本质恐怕很难改变。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正在用相对传统的技术,通过兵力和火力的堆积(传统战争模式)来弥补技术和信息上的劣势,当领导人或政治体制可以承受足够多的牺牲(也可以发现,高科技战争或许可以减少平民的伤亡,但对武装人员的杀伤却越来越精准和低成本)时,战争依然会继续。从这个角度看,改变战争、决定战争的或许依然是国家与人的意志而非科技。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