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 | 俄乌冲突后的中国、日本及世界 | 海外看世界

37学者评【俄乌战争的“终结”与美俄勾连及其对欧盟、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冲击】第19篇

刘迪

日本杏林大学教授

俄乌战争的最新进展显示,美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调整。特朗普政府暂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仅意味着美国对盟友承诺的弱化,也可能成为国际秩序剧变的信号。在寡头政治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美俄可能形成交易型外交,绕开传统多边机制,以利益交换的方式重塑全球格局。这一趋势在特朗普政权的“寡头化”治理模式下尤为明显。特朗普的政策深受商业利益集团影响,其决策更倾向于以短期经济和政治利益为导向,而非传统的战略同盟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重新评估自身战略,以确保不在全球权力重组中被边缘化。

特朗普政府的决定可能促使欧洲重新思考安全政策。若美俄形成交易,欧盟将不得不决定是否单独支持乌克兰。若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承诺持续弱化,日本或在21世纪中叶重新考量其外交与安全政策,甚至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削弱对美依赖,谋求更自主的战略空间。与此同时,尽管日俄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存在历史争端,但日本可能采取更务实的对俄政策,甚至在未来某个阶段寻求与俄罗斯的某种战略协调,以减轻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未来中国的“中间路线”仍能维持,但空间将被压缩。美俄可能的勾连,使中国面临更复杂的地缘政治挑战。若美国愿意在台海、东北亚问题上与中国进行交易,中国应积极响应,把握战略机遇。此外,中国应加强在南海、东南亚的存在,确保自身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利益。全球寡头政治模式下,国家间交往将更加现实主义化,双边交易可能取代传统国际秩序。在这一趋势下,中国必须强化外交主动性,密切关注日本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的动态,防止地区格局出现对华不利的剧变。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