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白乙|世界经济将进入排名反复交替变更的时代|海外看世界

 15学者评【动荡中的世界经济排位】第2篇

2024年中国“两会”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上下一致形成“大力培育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共识。这不仅表明中国对自身现阶段经济增长条件和未来突破方向作出新的判断、选择,而且也是基于世界经济环境和国际竞争格局动荡变革,不确定的复杂因素超出以往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的战略部署。作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超大经济体,中国此举的影响自然不止于在国内“破局”,也对其他外部竞争者和未来全球经济转型具有“举旗”“导向”的意义。由此展望,未来世界经济可能进入加速转换增长动能,传统与新辟赛道并行和频繁切换,排名反复交替、变更的时代。

“新质生产力”是指具有创新、变革甚至颠覆性的生产力要素或生产关系形态,包括跨知识系统集成、产业领域、工具和方式以及管理组织模式调整与适配等。就当前美中日德印的基础和潜力而言,美、中两家确实是全球“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尽管二者在融资机制、基础性研究、实际制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均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较强的市场转化能量。日本和德国向“新质生产力”切换有一定的难度,要转变原有的管理组织模式、人力供给和社会保障制度、传统制造业优势和品牌文化,避免对其创新造成重大阻滞效应尚难确定。当然,鉴于内部市场规模的相对局限,两国也可能被迫通过参与地区、全球范围的合作与竞争来跟上“新质生产力”发展时代的步伐。印度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均在于其初级工业化阶段各类要素的“洼地”效应,其创造和引领“新质生产力”的经济、社会条件是不充分、不显著的。

以“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从概念到现实推进为例,从中不难看出中美之间存在质量、规模上的某些差距,也可以发现几个排名靠前的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首先,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差异仍大,而相关方在技术规范、标准上的激烈竞争,特别是美国采取的排他性联盟政策无疑会导致全球5G、6G通信技术创新和成果共享前景黯淡;其次,在数据保护上日趋严苛的安全政策会加剧各方的“内循环”倾向,美中日德印在各自数字化发展边界,特别是新型智造业、智能物流领域对外合作潜力将受到压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其内部市场规模、活力、治理水平的差异将更具决定意义;最后,假如这一负面前景能够倒逼中日、中德、中印之间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合作,哪怕是点状和些小的突破,也将对全球经济排除分立、碎片化倾向的干扰,重回合作、升级轨道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