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学者评【俄乌战争的“终结”与美俄勾连及其对欧盟、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冲击】第7篇
吴白乙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的国际路线是服务于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国内政纲的,由此放眼近期美俄、美欧、美拉及美加关系的重大变化,便可见其底层逻辑的一致性。但美国政治构成和内外利益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特朗普2.0的内外政策成败尚难预料。基于这个认识,中国的应对之策必须在“稳中求进”中坚定前行。
第一、特朗普推行国内改革与对外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开源节流”,即堵塞系统性腐败和既得利益集团侵蚀造成的国力亏空,减少长期和过度对外扩张给国家带来的资源耗损。要贯彻这个一体两线的变革方针,特朗普的“新政”注定要大刀阔斧地破除各方面的制度藩篱与既定格局,众所周知的对USAID等机构的审计整肃,以及连续出台的对中、墨、加增收关税的措施,都十分典型地反映出“美国优先”与“让美国再次伟大”二者间主次关系。作为再任(而非连任)总统,特朗普也必定不遗余力地否决民主党人的政治遗产,其在国内“拼经济”的关键一招就是动用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尽快改善美国财政及相关的国债信用面临的严重状况。因此,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以及对欧洲和北约关系改弦易辙,与未来向欧洲伙伴增加关税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通过与欧洲建制派势力拉开政治距离,迫使对方改变立场和承担更多负担,以方便美国从旷日持久的地区冲突中抽身,这在根本上也是符合特朗普要实现每年压缩国防预算8%这一主张的。

第二、特朗普上台一个月来匆忙出台系列政策,一个重要背景是其国内政治恶斗的环境并未根本改变,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所以他势必急于落实其竞选口号,以笼络和聚合基本选民。美国国务卿一反传统,上任后首访选在中美洲六国进行动员,很快让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大户”接收遣返非法移民。政府效率部的马首长也发帖,宣称将反贪反浪费所节流的资金转移支付给纳税人,每个家庭可获补5000美元。然而,特朗普激进的对外重商主义和单边主义举措恐难较快地缓解国内通胀、产业振兴等结构性矛盾。相反,拜登时期所布局的“近岸”“友岸”供应链以及美欧、中美经贸纽带都具有较高的“粘性”,特朗普想用简单加税的办法来实现“再平衡”不仅难以见效,还可能进一步推高美国的物价水平。在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几近颠覆式的对俄接近姿态无法彻底改善美俄互信,而普京则可能利用对手急于求成的心理抬高谈判要价。同时,乌克兰和欧洲各方仍在动用不同手段对华盛顿反向施压,力求拖住美国背离的步伐,进而维持大西方抗俄阵线的基本面。只要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以利换力”,未来欧美、乌美关系还可能逐步调适到特朗普偏好的“交易式外交”频道上。

第三、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秉持“有原则的中立”立场。作为非当事方和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唯一与俄乌双方保持沟通和正常经贸往来,并联手巴西等奔走斡旋,推进“促谈止战”的中间人。三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公正、务实的站位让中国承受住来自西方的持续压力,也在当下美欧关系变局中将获得新的战略转圜空间。美俄之间开始直接对话后,欧洲和乌克兰对中国立场的理解、关切,乃至对中国角色的期许也同步增加。推动俄乌停战谈判和解决欧洲和平永久方案(含乌克兰重建和安全保障问题)无疑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其他重大问题一样,联合国的合法性及其在多边协调中的中心地位应该尽早地体现在上述进程中。至于中国的作用,笔者认为恰可利用其相对超脱的地位在安理会五常国协调上率先发挥建设性作用,以便提升未来方案的权威性、平衡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最后需要强调,只要中国言正行端,不搞什么阴谋诡计和权宜之策,其对美、对俄、对欧外交就不会被来自第三方的“噩梦”所利用或绑架。换言之,无惧任何强权而保持战略自主的中国外交会继续走好自己的路,最大程度地给充满变数的大国关系、世界变局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