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一 | 需要培育呵护话语形成的土壤 | 海外看世界

16学者评【国际话语权】系列第9篇

国际话语权的关键不完全在于说的是否响、说话的渠道是否多,而在于说的是什么,怎么说。国际话语是人与人、人群与人群经过不断地交流与碰撞在社会中构建的,它很难通过顶层设计、官媒主推的大喇叭形式对外产生效果,而必须获得有机生长的环境,并能够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地扩散,获得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有话语形成的有机土壤,不仅能够让话语的素材变得更为鲜活,让14亿中国人的故事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中国故事”的张力和丰富性,更能让发声的个体获得“实战”的经验。比如,当前互联网域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一些平台提供方人为设置的算法的限制,很容易造成某一派网民说了算,持不同观点者无法发声的情况。一些完全没有恶意甚至对增加国际话语权有帮助的自媒体反倒因为一些动机不纯的人的频繁投诉而会被删文、封号。或许是因为平台提供方害怕承担责任和风险,很多潜在可以为中国国际话语提供的素材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与此同时,一些善意的批评与反思不仅能优化自身还能显著促进一个社会和国家应对未来批评与指责的能力与韧性。正如举重奥运冠军不会一直拿最轻的杠铃训练一样,要真正能让中国这个崛起大国锻炼出较强的国际话语能力,就必须时常有面对并不友好的、不是轻易就能统治话语的舆论环境 – 中国拿来锻炼的素材和话语必须匹配自身日益增长的实力。越是有挑战(尤其是有建设性的批判),越能让话语得到推敲和打磨,也可以引发新的思考和进步。如果一直让民众生活在话语较为单一、不被挑战的舆论氛围里,我们的国际话语能力也会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一遇到公共外交的必要在国际平台、舞台上发声,便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尖锐的负面批评,而不佳的应对又会进一步成为被炒作的点,让中国严重被遏制国际话语实力、被削弱话语权,最终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因此,要提升话语权,功课要从内部做起。打破信息屏障,让大家能说话、敢说话。为什么仅仅允许言论自由还不够,还要鼓励大家说真话、说实话、敢批评、能思考呢?那是因为有很多重要而有益的讨论可能会因为个体的谨慎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态而进行自我审查。只有有一群既了解自己国家真实情况,又知晓其他国家的客观现状,且敢于发声、懂得如何发声的个体时,国际话语实力才能有不断巩固和持续增长的土壤,国际话语权才能有本质上的提升。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