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欣丨从高层互动看中美相处之道的构建丨海外看世界

14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9篇

中美关系从上世纪70年代上海公报时期开始,就具有元首引领、“高来高去”的特征,与中日关系“人民外交”为本的模式有明显区别。至少可以说,“高层互动”是中美关系的主要引领,当然也是构筑“中美相处之道”的核心内容。而今年上半年中美关系的主要话题,恰好都是与高层互动相关联的。从年初布林肯以“气球事件”为由推迟访华,到6月初香格里拉会上,中美防长礼貌握手但“会而不谈”,再到近日中美就布林肯访华日程表态的时间差,直至6月14日秦刚与布林肯通话后,时隔近8个小时才予以公布。进而,还会有双方各部门首长的互动,乃至元首会等,最后到年底,还有美国安排邀请、接待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代表赴美参加APEC峰会之互动,几乎都属于“高层互动”范畴,而且大多与“制裁”、“反制裁”或“去制裁”等概念相关。其实,围绕香港特首李家超以被美国制裁之身,能否收到美方邀请并顺利参会——,美国国会早已经动作连连,甚至可以预估,今年下半年中美关系的主要困难,很可能是围绕美方如何对待被美国制裁的如李家超赴美参会展开?中方将如何有效对应美国的“制裁”以及后续效应?

近年来的中美关系,确实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在经贸领域的制裁和反制裁、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脱钩与反脱钩,在军事领域的挑衅和反挑衅(例如“台湾问题”)等,美国一直以一种霸道的强权模式,动辄以自己的“实力地位”启动单边制裁和打压,常常全无道理规则可言。近来,针对与中国高层互动方面,这种强权表现的尤为突出。今年年初,美方就以一个“气球事件”小题大做,并以此为由,单方面推迟布林肯访华,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我行我素的“单边制裁”。到香格里拉会上,本来连拜登都表示对李尚福部长的制裁应该取消,但美方就是刻意不做,而以一种“强按牛头”的方式,既要羞辱你,又要求你与他会谈、讨论他关注的话题。结果中方让他们碰了一个软钉子,实际上是采取了一个有分寸的“反制裁”,以仅限防长“会而不谈”同时在商贸等其他领域与美重启对话,在香会上也与各国开放交流的方式,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各国也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表示善意、对美国的蛮横表示了担忧和不满,例如澳大利亚总理在香会晚宴的主旨演讲,新加坡防长、印尼防长等以及并未参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日本外相林芳正等就对华政策的表述(呼吁正确对待中国等),对美国形成了压力。我甚至大胆猜测,香会内外的正面声音,可能对美国的对华策略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构筑“中美相处之道”的有益摸索。

现在,人们都在关注今年11月美国将如何对待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代表赴美参加APEC峰会,尤其是香港特首李家超先生以及团队很多人,都在被美国制裁的名单里面,那么美国会不会正常地发出邀请,即使美国发出了邀请,中国政府也一定会仔细评估,做出妥善对应。如果美发出邀请而又不在制裁问题上有所缓和,或者是做出一些正面姿态的话,那么中方会不会参加?从李家超5月31号的表态来看,他可能与香会上国防部部长李尚福的对应方式有所不同,因为李家超明确说,他如果接到邀请,就会根据“APEC的规则以及习惯”,去参加这个会议,这个态度就是一个很正面,很开放的态度。但是后续伴随中美关系层级更高的比如说布林肯,甚至到元首级的互动中,如果出现一些负面的和不愉快的情况时,一定会影响到APEC的举办,不仅李家超能否成行还要打一个问号,而且中国到底要不要参加这个会?都可能会成为问题。

可见,中美关系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围绕一个“制裁”和“反制裁”,或者叫做“制裁”与“缓解制裁”的题目展开,香港被制裁的人比较多,都需要有所准备。我们面对美国的“制裁”等,有两个选择:一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制裁,那我们就“反制裁”,像俄国基本就是采取这种强硬的方式。其实我们也专门公布了“反制裁法”,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可以讨论或者说可以选择的。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级、或者说是更加成熟的选择,就是选择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不随美国起舞,而是以一种以我为主、以正压邪的方式,以一种降解矛盾化解危机的方式,而不是用危机来对抗危机的方式。其实,在现实中,常常需要这软硬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有一个以哪种方式为主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要面对的、既现实又重大的课题,也是构筑“中美相处之道”的题中应有之义。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