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学者评【尹锡悦之乱与东亚变局】第3篇
张望
日本早稻田国际学术院国际教养学部准教授
2024年年末,韩国总统尹锡悦突发戒严令,令韩国政治骤然出现动荡。这一政治的不稳定性对东北亚美日韩同盟体系也产生了一定冲击。韩国国内政治的不稳情况并非个例,从朴槿惠到文在寅政府,韩国政坛的剧烈变化导致美国不得不反复调整对韩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国同盟体系在东亚的稳定性受到挑战,特别是在朝鲜半岛安全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美韩同盟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屡遭考验。
韩国政党轮替往往伴随外交政策的转向,进而影响美韩同盟的运作。美国学者 Sara Bjeg Moller于2020年《Asian Security》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通过追踪1993年到2020年韩国的联盟战略发现一个规律:当在任韩国总统为保守派领导人时,会表现出更大的被美国抛弃的恐惧(fear of abandonment);而在进步派的总统治下,则表现出更多的被卷入的恐惧(fear of entrapment)。也就是说,韩国保守派政府更倾向于强化与美国的安全合作,而进步派政府则更重视与朝鲜对话,并在美中之间寻求某种平衡。这种变化使得美韩同盟在不同政权下的表现有所起伏。例如,文在寅政府时期强调对日严厉/韩朝和解,而尹锡悦政府则重新强化与美日的安全合作,美国必须在韩国的不同政府之间调整对盟友关系的管理方式。按照这个规律,在“特朗普2.0”的国际背景下,如果今年在韩国出现进步派政府,美韩同盟和日韩关系的稳定性将面临挑战。

美日同盟比美韩同盟更具战略稳定性
相较于韩国的剧烈政治波动,日本长期以来由自民党主导政局,使得美日同盟在安全合作与战略稳定性方面更具延续性。冷战时期,美国学者Kent Calder提出 “日本外压国家论”(Japan as a reactive state),澳洲学者McCormack提出 “日本属国论”(Japan as a client state),但2012年后的日本早已非美国之属国,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积极和平主义” (proactive pacifism),希望日本能和美国大哥并肩作战,而非过去的“美主日从”关系。
2024年,尽管自民党内保守主流自由派(日语:保守リベラル)的石破茂掌政,更强调日美同盟的对等性,但整体不会偏离日美安全框架。面对单边退群的特朗普政府,石破在当选首相前后判若两人。例如,在2018年宣布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记者会上,石破被问及是否愿意像安倍那样与特朗普一起打高尔夫,他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强调“不是通过奉承或者恭维,而是让对方相信我们带着不退缩的决心为国家利益而努力”。但2025年2月石破执政后首度访美,还是必须面对日美同盟和国内支持不稳的现实。在外务省和日本国家安全团队的建议下,石破决定向特朗普总统送大礼,包括宣布日本将对美直接投资余额提高至其1万亿美元;大量购买美国生产的液化天然气(LNG);在收购美国钢铁公司问题上同意“进行投资而非收购”等,还特意赠送给特朗普一个石破茂家乡鸟取县生产的金色武士头盔(日语:かぶと)。
据日本共同社2月13日报道,在石破茂访美前,日方通过自民党森山裕、公明党西田实仁两位干事长就石破访美向中方进行了说明等“事先疏通”,谋求理解。由此可见,面对更为巨大的国际和国内政治压力下(2月的内阁支持率只有28.5%),石破难以否定美日同盟在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但同时也为稳定日中关系而煞费苦心,尝试平衡日美关系和日中关系,北京显然有必要留意石破的这一微妙操作。

石破茂送给特朗普的金色武士头盔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