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学者评【俄乌战争的“终结”与美俄勾连及其对欧盟、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冲击】第8篇
张钧凯
台湾《风传媒》主笔,政治大学两岸政经研究中心研究员
苏联解体后,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主宰了世人对于全球秩序格局的认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中国崛起的态势,是“历史终结论”瓦解的第一步;而美国衰落的趋势,给了“历史终结论”致命一击。美国的衰落表现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选民把狂人特朗普视为救命浮木,从而使得“特朗普惊奇”外溢到国际政治之中。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局的诞生,特朗普不仅以邻为壑,更进一步推翻民主党靠着价值观外交建构起来的盟友体系。欧洲与美国的嫌隙不断扩大,是否会走向更为自主,乃至向中国倾斜,都是值得观察的走势;不过,右翼民粹主义政治力量的兴起,却是欧洲内在分裂的一大隐忧。除此之外,有论者认为,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偏袒普京,是为了当“逆向基辛格”以联俄制中,但如此观点忽略了中俄结为背靠背战略伙伴的历史性因素,在今天基本已无美国见缝插针的机会。因此,一旦单极独霸的美国全球影响力式微,相对形成的是中国、俄国、欧洲、东盟国家等多极化体系,其中又以中国扮演积极角色的“全球南方”与“一带一路”铺垫出新生局面。团结与分裂,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实力至上与价值取向,平等自主与霸权主义,多元思潮与保守力量,前述各种组合的拉扯与张力,可说是世界多极化体系的表徵。

在世界新格局塑造成形的过程中,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客观来说显得格外尴尬与危机重重。台湾当政者抱持的冷战思维,以及一面倒“亲美”的最高原则,都是为“抗中保台”政治利益所服务和利用的政策路线。而美国政客为了遏制中国崛起、挽救其帝国余晖拼命打出的“台湾牌”,佐以民进党政府的扈从与附庸,更令台湾快速走向乌克兰化,包括不断强化武装台岛,在台湾问题上掏空“一中”内涵,加大台湾对美军购的“保护费”,甚至还有女性参军的提议,以及各路对内制刻意造敌我冲突的侧翼水军等,无不把台湾推向战争边缘,成为美国对抗中国的“沸腾护城河”,面临沦为美国炮灰的战场命运。俄乌战争3周年,泽连斯基几乎打掉了乌克兰所有的筹码,只剩下稀土矿产资源,从而被特朗普吃定;类似于此,台湾在两岸关系上握有的优势已快速缩减,因此才会将台积电等半导体产业当作“镇台之宝”。但在“唯美是从”的政策路线下,使得美国对台予取予求,“台积电”摇身变为“美积电”已在劫难逃,民进党治下的台湾很有可能“人财两失”。之所以走到这步田地,关键变在于台湾朝野不分蓝绿无法摆脱“历史终结”的紧箍咒,看不到世界多极化的未来,更看不到乌克兰生灵涂炭的教训,只能抱守残缺,走向自我复制乌克兰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