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达云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举办国际形势座谈会,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2月8日,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在早稻田大学教育研究所举办学术座谈会,与香港宣沅科技交流中心总裁、研究员、原凤凰电视台时事评论员宋忠平先生就中美中日关系、俄乌战争以及中东局势等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香港亚洲周刊驻东京记者,以及日本多所名牌大学的外交、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近20人参加座谈会。会上,宋忠平先生做了主题发言,就以上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分析。

宋忠平表示,他最近这两三年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中美关系问题、俄乌战争和中东问题。
关于俄乌战争,他结合在凤凰卫视“空间观测”做评论员的经历,认为普京对俄乌战争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判。普京可能认为这次西方国家也会像吞并克里米亚那样不会对俄实施制裁,也没想到战场的形势并不像2014年克里米亚般吹枯拉朽很快就结束。

宋忠平认为,俄乌战争的本质是美俄的混合战争。既然是美国的混合战争,乌克兰其实就是个代理人,战争的本质是美俄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最终的战争节点是什么,就是牺牲代理人,牺牲小国的利益。而且从特朗普最近的一系列表态或许也能看到,乌克兰最终应该会成为一个牺牲品。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现在是打不下去也打不起了,俄罗斯国内实际上已经走进了战时经济状态。俄罗斯现在每年的军费预算,包括国内安保的预算,已经达到了GDP 10%,甚至还要高一点。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俄罗斯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俄罗斯也希望能够尽快结束俄乌战争,这比较符合其自身的实际利益。


至于如何结束这场战争,他认为普京现在急于完成自己设定的战略目标。就是在2025年5月9号的红场阅兵之前能够把库尔斯克完全拿回来,把顿巴斯地区完全拿回来。把该拿的土地都拿到手,然后开启谈判。普京最近有一系列的讲话,专门提出来谈判,一定要一劳永逸的解决俄乌之间的问题,不留后患。为什么他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俄罗斯国内的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点。普京之后再无普京,普京必须要为他的继任者解决好俄乌之间的战争问题,甚至把这个战争边界设定好。因为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普京退任之后,如果乌克兰或者美国再借助于俄乌冲突期间所达成的战争边界的节点,后续还会爆发战争。所以普京现在设定的目标不是停火,而是要签署真正的和平条约。这个和平条约就是要彻底解决俄乌问题,希望不要战火重来。普京不希望出现像朝鲜半岛一样的停战协定,他想要的是个终战协定,是个和平条约。
他分析,特朗普上台之后宣称不给乌克兰提供任何军事援助,这对普京实现其战略目标十分有利。他判断,普京现在好在有特朗普的帮助,最终会和特朗普共同牺牲乌克兰。
但是他判断,即便特朗普单方面取消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也不代表欧盟会取消援助,尤其是法国、英国、德国这几个国家,他们尽管看美国的眼色,其实也把拜登和特朗普当成是不同的人,也会践行自己国内不同的政策,该支持还会支持。也就是说,乌克兰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美俄之间的谈判很重要。当美俄之间能够达成共识之后,就变成了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谈判,当欧洲也不再插手的时候,就真正回归到了俄乌之间的谈判。这是一个过程,并不是说美国一参与欧洲就完全服从于美国。现在的欧洲也因为特朗普的上台有些手足无措,但他们也都希望能够继续支持乌克兰,而不是盲从特朗普都不去支持乌克兰。这其实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他认为今年俄乌战争未必能结束,但是会有停火谈判或边打边谈的可能性。
因此他强调俄乌战争要想完全并彻底的结束,达成和平协议,达到普京所提到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其实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节点是什么?至少普京所提出的,从军事角度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在5月9号之前完成所有的战略目标,然后在红场阅兵的时候表达一定的政治意涵,他认为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关于中东问题,宋忠平认为,中东事情走到现在,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变得很简单。因为它变成了美伊的关系问题,就是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问题。现在整个中东问题症结的节点就在于伊朗问题。伊朗现在的症结一是精神领袖的平稳过渡,也就是其现在必须要考虑到一个平稳的过渡。另一个就是伊朗到底研不研制核武器。伊朗研制不研制核武器关键在于美伊关系怎么发展,包括特朗普现在已经提出来愿意和伊朗政府谈判,其实谈判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让伊朗弃核。但是从伊朗国内的角度来看,包括我们所获得的一些情况来看,目前伊朗的确是在研究核武器,而且应该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准。伊朗搞核武器的话,必然会引爆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战争,因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是坚决反对伊朗拥核的。
他认为特朗普上台之后还是要打造新的中东和解政策,其目的就是要让所有逊尼派国家和以色列建交,共同孤立什叶派国家。但是现在什叶派国家,尤其是叙利亚形势,俄罗斯和伊朗都没有处理好。因此,整个叙利亚的什叶派,尤其是阿拉维派的阿萨德政府彻底倒台之后,对俄罗斯和伊朗带来极大的掣肘。俄罗斯和伊朗在中东问题、包括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深刻的矛盾。为什么会丢掉叙利亚?其实也和伊朗与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政治分歧有关系。
他认为维持叙利亚目前形势的是美国、土耳其、俄罗斯、以色列这四个国家的角逐。朱拉尼政府现在又在亲近沙特,从大的政治派别来讲他属于逊尼派,也希望能够得到萨勒曼政府的支持。所以现在叙利亚国内的形势比较特殊,但非常有助于以色列。
他分析,未来特朗普到底是帮助伊朗重新走进国际社会还是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动武,这两个都是选项。他认为特朗普比较务实,有可能会愿意和伊朗做出妥协,和伊朗开启新的外交。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里彻底废掉了伊朗核协议,但并不排除在其第二个任期里通过伊朗弃核达成某种政治上妥协的可能性。因为伊朗是比较骄傲的国家,他看不上俄罗斯,也看不上中国,其真正能看得上的是美国。所以我觉得未来如果有一天伊朗投向美国这一侧并不奇怪,因为他过去就是这么一个套路,未来也不排除重复的可能性。
他强调,中东问题抓住五个国家就能全部搞定。第一个是以色列,第二伊朗,第三沙特,第四土耳其,第五卡塔尔,其他国家都已经不具备价值。他认为,别看土耳其这次在哈马斯问题上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叙利亚问题上是一个很大的受益者。土耳其既敢挑战俄罗斯,也敢挑战以色列。同时在核心问题即库尔德人问题上,又在挑战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尤其是地跨欧亚这两个大陆的大国,这些举动能看得出来埃尔多安还是比较有野心的。埃尔多安最大的野心就是他最近一直打造的突厥国家联盟,也就是要把中亚国家,甚至和欧洲的部分突厥国家结盟。
他认为中国其实在中东地区很尴尬,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所奉行的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政策其实是不讨巧的。尽管在北京召开了什叶派逊尼派之间的相关会议,但会议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所能解决的矛盾也是有限的。毕竟中东的这些问题看似是领土的争夺,实际上是一场宗教战争。因此,他认为研究中东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古兰经和圣经的旧约与新约。只有阅读这些典籍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有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的。

关于中美关系,宋忠平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会有一个新的发展。这个发展不同于拜登,拜登是美国保守派建制派的典型代表,换句话讲,他的政策是奥巴马政策的延续。而特朗普这个人最大的好处是懂得去交易交换,而作为中国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交换的。所以他期待特朗普能在今年年内访问中国。认为特朗普如果能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这是因为特朗普这个人要面子,也要里子。他认为这个面子中国会给足,里子也一定会给足。尽管现在特朗普对中国征收关税10%,但是并没有达到他之前的预期。这其实不过是一个下马威,是一个相互之间的试探。他判断特朗普最终还是看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在今年年内其访华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其团队里甚至给出一些说法,说只要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愿意邀请,特朗普就有可能愿意来。
宋忠平认为尽管石破茂首相和特朗普发表联合声明,美国就南海和东海问题表了态,但是他觉得这个表态更多是出于日本方面的要求。而作为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要延续美国历任政府的一贯态度,还需要彰显自己的个性。这个个性是什么?就是过去的政策该怎么去延续?可以说包括四方会谈在内的印太战略会继续维持,但实际上这里面会夹杂很多特朗普的内在的因素,包括和日本如何讨价还价,如何向日本更多的施压,相信特朗普一定会向日本施压,同时也会向中国施压。
关于台湾问题,宋忠平认为无论是特朗普还是马斯克,在台湾问题上都比较务实。他们会插手台湾问题,但是会以一种商业的方式来插手。特朗普上台之后,对台军售会比拜登政府还要猛烈,但这是出于单纯的商业目的,不会再像拜登一样做出协防的承诺,因为这不符合他的利益。他的利益是美国优先,关键就在于美国的利益摆在第几位,这是最核心的。所以他觉得特朗普或许能跟中国国家领导人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包括在方方面面,尤其有马斯克的加持。他觉得马斯克对中国是有好感的,尽管他不能左右特朗普,但是他的影响力远超万斯。

因此他认为这个时期对中国来讲,或许是一个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好机会。
关于中日关系,他认为日本从历史到现在,基本上是把美日同盟作为发展其他外交关系的基石。日本是否能够动摇这样一个基石,更加自主独立,对于石破茂政府来讲也是一个考虑。他认为石破茂首相的长处在于他敢于就历史问题上做自我反思,这是其他首相做不到的。他认为中日之间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儿,而日美之间应该让日本更加独立发展,这样才会更好一些。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但美国和日本而言,日本稍微独立一些可能对日本的未来发展会更好。否则坚持以日美关系作为基石,中日关系永远都不会好,因为日本无法摆脱美国的牵制和限制。归根到底,是希望中日两国能够走得更好一些。
他表示百闻不如一见,只要中日之间的老百姓彼此加深交流,消除各种误解,达到民心相亲,政府之间才能够走得更好一些。
宋忠平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者纷纷发表意见,亚洲周刊驻东京记者毛峰就中日关系问题、原法政大学教授赵宏伟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之际中美俄三国联手庆祝的可能性、立正大学教授苑志佳就美国总体实力衰落重新高举重商主义旗帜的现实意义及其后果、明治学院大学教授宋立水就中美国力对比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形势、拓殖大学荣退教授朱炎就中日经济合作问题、福井县立大学终身教授凌星光就台海问题、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星教授就日本的防卫政策等问题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一位发言都具有新意,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会议由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主任熊达云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