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2篇
罗欢镇
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教授
当今的日本社会,从上到下,弥漫着一股仇视中国、恐惧中国的情绪。仇中恐中情绪,既来自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结构性因素,也来源于日本媒体长期以来妖魔化中国所带来的误解与偏见。各种舆论调查表明,这种误解、偏见又与访问中国的日本人的减少有很大关系。实际上,访中日本人的人数从最高峰2011年的366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268万人,这与访日中国人的人数从104万人增加到960万人有着天壤之别。新冠以后访中日本人不但没有回复,长期在华的日本人数量也创历史新低。
纠正和消除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误解和恐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吸引更多的日本国民访问中国,亲身体验真实的中国。我的学生的中国研修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为了鼓励学生在学期间有一些海外体验,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我所在的学校提供一定的补助金,鼓励研修班(seminar)老师带学生去海外研修。2023年9月的中国研修是新冠后的第一次海外研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我安排访问上海著名制药公司,参观苏州日资工厂和广州丰田汽车装配线,拜访杭州阿里巴巴总部,与暨南大学学生座谈等诸多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在游览上海、苏州,杭州和广州时,通过购物、乘坐地铁和出租车等活动与四地市民广泛接触。这应该是一个内容丰富翔实的研修计划,本以为会有很多学生报名。结果却出乎意料。与新冠前三分之二的报名率相比,这次报名人数不到一半。尽管我做了很多解释,很多学生的父母就是不让他们的孩子去中国研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今年计划中的马来西亚研修,23名学生中有22人报名参加)。他们的理由就是中国不安全,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抓起来,会被中国市民欺负。实际上,由于福岛核电站排放核污水(日本称之为“处理水”)导致中国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国内舆论当时对日本也比较严厉。日本驻华大使馆甚至发出了在华日本人在公开场合不要大声说日语的警示,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国民对中国的恐惧。
横滨中华街
在这样一个不太吉祥的背景下,我带着十三个学生踏上了中国研修的九日之旅。回来后,所有的学生都说中国研修太值得了,修正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科技发展、城市发展和环境卫生都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诸如坐地铁行李要安检、公共厕所没有手纸,大学生要参加军训等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也成为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听了同学们的研修报告之后,很多没有参加研修的学生都非常后悔。有一个学生回日本后写了一篇长达20000字的《中国纪行》,详细描述了在中国研修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心路历程。《中国纪行》得了学校散文比赛的二等奖,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好评。这个学生是我校中文项目的学生。去中国前,他已经有了一些中国的基本知识,也能认识到日本媒体报道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歪曲。但因为是第一次去中国,仍然惴惴不安,不知道会在中国碰到什么事情。9天的研修,他的最大的体会就是,自己平时的生活是多么狭隘,是怎样被偏见所包围。要走出这样的信息茧房,必须鼓起勇气自己去亲身体验。受中国研修的启发,他后来又去了西班牙、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百闻不如一见。要向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消除外国人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除了我们自己应该讲好中国故事,更应该让外国人来中国以身说法,让外国人来讲中国的故事。应该说,外国人讲的中国故事更能够让外国人接受。
进一步放松管制,为更多的外国人访问中国提供便利,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在这里我提出两条建议。第一,就像对欧洲很多国家游客单方面开放一样,对日美游客恢复新冠前的15日免签制度。去年我的学生为了取得签证,每人花了两万多日元(通过旅行社)。对于一个每月打工收入只有5万日元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有几个学生在广州的自由活动日里,擅自去了澳门,结果回不了大陆,只能另买机票从香港直接回日本,提前结束中国研修。第二,对有关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出台更详细更具操作性的解释,免除普通外国人的访华疑虑。新冠前经常和我一起去中国做调研的老师说,以后再也不去中国了。我问他原因,他的回答竟然是害怕被抓起来。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