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欢镇 | 国际话语权焦虑及其应对 | 海外看世界

16学者评【国际话语权】系列第5篇

在“认知即现实”(perception is reality)的国际社会中,由话语权塑造的认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尊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天马行空,不在乎旁人说三道四;邓小平时代的中国韬光养晦,不争论不折腾。而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21世纪,中国却常常焦虑于国际话语权的缺失及其形象受损。这种焦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声音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相称。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2010年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意见、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倾听和尊重。第二,国际社会经常有意无意地误解、曲解中国的声音。比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被曲解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和转移国内过剩产能,被指责为建立排他性经济势力圈和债务陷阱。又比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被曲解为中国要恢复过去的东亚朝贡体系,要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更要命的是,这种误解和曲解往往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成为很多中国故事的基调和不言而喻的前提。总而言之,中国国际话语权焦虑来源于“说话没人听”,来源于“好心被当驴肝肺”。

之所以说话没人好好听,除了汉语在国际传媒上还是小众、发达国家主流媒体的故意忽视乃至恶意歪曲外,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缺乏话题设置能力、缺乏提供基于现实的逻辑自洽故事的能力

国际话题设置能力。196个联合国成员国、超过80亿人的世界众说纷纭、嘈杂喧嚣。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他们的注意力非常有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倾听与自己有关的声音是自然选择。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注意力竞争。提出国际社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提供引起国际社会共鸣的话题是争取国际话语权的第一步。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气候变化与地球温暖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讨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不管是否成立,紧扣后冷战时代的走向和战略,各国国家不可能不关注。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所提倡的“新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在总结了战后发展经济学及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第三代发展经济学理论,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经被写入发展经济学的代表性教科书(Alain de Janvry and Elisabeth Sadoulet(2016,2022)Development Economics:Theory and Practice,Routledge)。中国希望说话有人好好听,首先就需要研究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人类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否则,又怎么能希望外人静下心来倾听你的声音呢。

讲好中国版故事。提供话题固然重要,但是回绕这些话题提供基于现实的逻辑自洽的中国版叙事(narrative)更加重要。中国版叙事既包括中国叙事,也包括基于中国视点的世界叙事。第一,直面国际竞合的现实。中国版叙事应该是基于人类或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尽管和平和发展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大趋势,但是俄乌战争以及中美之间的激烈竞争已经给和平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只有直面这种威胁才可能提出真正引起国际社会重视的话题。基于理想甚至幻想的说辞都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第二,基于客观真实的叙事。公开透明是中国版叙事的基本前提。任何文过饰非、套话空话都不可能让人信服。“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很先进,中国政府和企业单位也做了很多艰苦卓绝的工作,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之所以常常被海外和国际社会误解,很大原因可能是相关数据公开不够,透明度不高。日本政府每年出版的政府开发援助白皮书也许可以供中国参考。

第三,逻辑自洽的叙事。能让国际社会入耳入脑的故事,应该是结构清晰逻辑自洽的故事。中国故事之所以很难被国际社会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叙事比较摸棱两可,使用了与国际社会的常识差距甚远的概念。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这一概念源自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已经超过30年了,据我管见,似乎还没有人用严格的学术语言来进行明晰界定。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达,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如果遵循这一国际学术界的常识,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东京大学的中兼和津次名誉教授在他的《社会主義と市場》(中兼和津次・三輪芳朗編『市場の経済学』有斐閣1999年)一文中对这一概念提出批评。怎样回应中兼教授的批评,从新的角度来诠释可以被国际社会可理解可接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依然是中国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国际话语权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无须焦虑过度操之过急。中国通过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树立起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形象。只要中国出于公心,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一定会站到国际话语权舞台的中心。到那个时候,中国声音不但被人倾听,还会被人尊重和落实于实际的行动之中。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