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民间交流” –华人论坛2023年在华盛顿学术交流回顾

华盛顿特区是美国联邦政府,国会,知名智库和高校的云集之地, 是深入了解美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核心地区,是中国学者赴美访问交流的必经之地,也同时是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的重要根据地 – 上世纪90年代华人论坛就在华盛顿地区进行了第一次学术研讨会。2023年随着全球疫情的缓解,面对面的学术及政策交流逐渐恢复。身处在华盛顿地区的华人学者也借此契机,在华府展开了一系列的政策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下是上年度一些活动的精彩回顾。

“华盛顿欢迎你”:

与国内学者代表团重续学术旧情

随着疫情的缓解及中美航班的逐渐恢复,国内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也自2023年春季起开始重返美国进行交流访问。在华府的华人学者亦尽地主之谊,接待了多个来自国内的学术访问团。

•2023年4月4日, 外交学院访问团一行五人由副院长高飞教授带队,访问了坐落于华盛顿市中心的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华盛顿中心。美利坚大学的赵全胜教授和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杨溢教授热情接待了外交学院的学者,并对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相关问题作出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外交学院代表团成员包括:

副院长高飞教授

国际法系易显河教授

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研究员

环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董亮副研究员

国际经济学院李锋副教授

•2023年4月12日, 赵全胜教授和杨溢教授再次利用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华盛顿中心接待了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李鹏院长带队的访问团。同行的还有当时在美的复旦大学的信强教授。赵全胜教授为国内来访学者介绍了全球华人论坛尤其是和台湾问题有关的学术活动和平台,杨溢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对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的分析。之后双方畅谈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最新政策和观点。厦门大学代表团成员包括:

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

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

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何晓樊

台湾研究院博士生林兆龙 

台湾研究博士生、丹佛大学留学生包圆圆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信强

对话中国外交官

发挥华人学者促进中美关系的作用

•2023年1月20日,由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和中国驻美使馆联合举办的“中美关系圆桌会议”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由美利坚大学教授、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召集人赵全胜主持。大华府地区的五位学者及中国驻美使馆的官员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参加研讨的驻美使馆代表有临时代办徐学渊(公使)、参赞彭斗意等。参加研讨的学者有:

 赵全胜:美利坚大学教授、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召集人

杨溢: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孙韵: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主任

孙太一: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

吴萱萱:欧道明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助理教授

研讨会上,驻美使馆徐学渊临时代办(公使)首先致了简短的欢迎词,并表示希望与学者之间的圆桌研讨会在未来可以机制化。随后,孙韵、孙太一、杨溢、吴萱萱、赵全胜等五位学者分别就各自关注的有关中美关系的话题做了分享与探讨。赵全胜教授在做了主题为“对当前中美关系的评估与应对”的分享之后还对中美关系、外交工作提出了多点看法和建议。

•2023年4月28日,由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和中国驻美使馆联合举办的“中美关系圆桌会议”再次在华盛顿举行。大华府地区的六位学者及中国驻美使馆的官员代表参加了研讨。会议由美利坚大学教授、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召集人赵全胜主持,驻美使馆有临时代办徐学渊(公使)、参赞彭斗意等数位代表参加。参加研讨的学者有:

赵全胜:美利坚大学教授、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召集人

杨大庆:乔治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孙韵: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主任

杨帆:马里兰大学巴尔帝摩郡分校传媒系副教授

孙太一: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

冷宁:乔治城大学政策学院助理教授

研讨会上,驻美使馆徐学渊临时代办(公使)及彭斗意参赞首先分别致了简短的欢迎词。随后,孙韵、孙太一、杨大庆、杨帆、冷宁、赵全胜等六位学者分别就各自关注的中美关系相关的话题做了分享与探讨。赵全胜教授尤其指出了中美关系在当前出现了“隔空喊话”“双方都做文武两手准备”和“民间出现反思”的三种状态,并同时分享了他的顾虑和应对建议。

华人论坛在大华府地区举办的官方和民间、政界与学界的互动以及在华盛顿欢迎中国国内学者的交流活动还会继续开展。《海外看世界》也会继续关注华人学者在美的学术政策交流活动,敬请关注。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