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16篇
张兵
山梨县立大学国际政策学部教授
中日人员往来从2015年出现逆转(2014年访华日本人总数272万人,访日中国人总数241万人,2015年前者为250万人,后者为499万人)以后,整体上不平衡(访华日本人数减少,访日中国人数增加)的倾向一直存在且越来越大。
这一倾向在尤为期待的青少年交流方面更加明显。以双方留学生人数的推移为例,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从2012年的8万6324人增加到2019年的12万4436人,其后受疫情影响有所减少,但据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5月24日的报道资料,在日中国留学生从2022年的10万3882人,2023年增加到11万5493人,中国留学生一直占在日外国留学生总数的40%以上;另一方面,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从2012年达到最多的2万1126人(占在华外国留学生总数的6%)以后连年下降,疫情前的2018年就已降至1万4230人(同3%),上述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报道资料显示,2020年和2021年在华日本留学生分别为7346人、5722人。
中日人员往来呈现出不平衡
与留学生人数有直接关系的双方语言教育机构数和学习者数方面情况完全相同。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每隔3年一次实施的海外日语教育机构调查,中国的日语教育机构从2018年的2435所增加到2021年的2965所,日语教师人数从2018年的2万220人增加到2021年的2万1361人,日语学习者数从2018年的100万4625人增加到2021年的105万7318人(占海外日语学习者总数的28%)。而同期日本的中文教育机构数和中文学习者数都有较大的下降。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全国高中及同级别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开设中文的学校数和中文学习者数分别从2018 年的497所、1万9637人减少到2021年的457所、1万7847人。
中日人员往来这种不平衡现象的存在虽然有多方面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日元贬值造成的赴华费用的增加、日本人短期赴华免签政策的停止、中国大学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中日间人员往来审查和管理的加强等等,但日本国内媒体的导向及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许多调查结果表示,日本学生及家长对中国的印象多来自于媒体,而日本媒体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较多。关于来自美国的影响,从最近日本文部科学省反复修订和出台的《大学的国际化和危机管理》中可见一斑。其中提到,鉴于美国加强对华规制以防止技术流出的动向,日本有必要对此加以重视,与美国协调,采取对策,强化对留学生和外国研究人员的审查,加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内部管理。
美国的对华姿态对日本一般民众也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内阁府每年实施的《关于外交的舆论调查》表明,对美国有亲近感的受访者每年都接近9成(2021年88.5%,2022年87.2%,2023年87.4%),而对中国有亲近感的最近三年内从超过2成下降到只有1成多(2021年20.6%,2022年17.8%,2023年12.7%)。日本民众对美国有较大亲近感且非常重视美国的取向,其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自然会受到中美关系变化的影响。
中美关系变化影响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
中日之间需要尽量避免和减轻美国因素的影响,改善和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时隔4年半于今年5月27日在韩国举行的中日韩峰会(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表示将在包括人文交流在内的六个关键领域加强“互利合作”,强调“重振人文交流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一致同意“促进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以增进友好和睦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数字化目标,包括“把2025-2026年作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力争到2030年将三国人员往来规模增至4000万”;大学间国际交流项目“亚洲校园”“争取到2030年底将参与学生数量增至3万名”,等等。
会后的5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答记者关于日方提出的恢复短期免签政策的提问时表示,“中方重视日本各界希望恢复免签政策的诉求,我们希望日方能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提高双方人员往来便利化的水平”。可见中日韩峰会对于促进中日人文交流有着实际的效果和意义。
期待三国共同遵守《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的有关承诺,在人文交流方面切切实实且长期持续地做出努力,使峰会成为相互间人文交流加强和扩大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