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心波 | 战略失衡:尹锡悦“政治悲剧”的由来 | 海外看世界

13学者评【尹锡悦之乱与东亚变局】第7篇

武心波

上海五缘文化研究所教授/所长

身陷危机旋涡之中的尹锡悦,打破了韩国总统任职期间被捕入狱的记录,而这场危机的传导路径,则是由外而内,即由多层级的外部危机叠加最终引爆国内政治危机的总爆发。

根据水桶理论,一个由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能够装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韩国是东亚安全格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安全格局中的短板,发挥着平衡木的作用。韩国的任何重大改变或质变,都会引起大到全球安全层面的中美关系,中到地区安全格局层面的中日韩关系,小到双边关系层面的朝韩关系的巨变,从而打破安全系统的平衡,引发连锁反应,并最终导致国内政治危机的总爆发。

下面就基于由外而内的视角,围绕着尹锡悦政治悲剧的由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探析。

一、在中美大国关系上的战略失衡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大国,对全球和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与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韩国作为中等强国,历届政府在面对中美关系时都有大致相同的判断,即中美两国对于韩国而言都很重要,因此形成了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的局面,韩国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和中立,而绝不应该选边站,

2017年中美关系发生巨变,韩国是对中美关系最敏感的国家之一,这引起了韩国学界、政界、媒体的高度关注,人们普遍担心中美关系的紧张局面给夹在中间的韩国带来了“选边站队”的压力,战略回旋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使韩国“安美经中”战略面临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韩国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平衡韩美关系与韩中关系,成为韩国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战略选择,它关乎韩国的命运和未来。

但五年后韩国发生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让人深感遗憾。2022年3月10日,随着尹锡悦当选第20届韩国总统,韩国的对华对美政策开始发生急速转变,在战略上放弃了行之有效的不选边站的对外平衡政策,开始选边站,追随美国,敌视中国,并不断地与中国交恶。韩国的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大转向,加剧了中美关系在东亚地区的对立,恶化了地区的安全环境,中韩关系更是急遽倒退。

显然,韩国在对华、对中美关系的战略认知上出现了问题。中美关系是有冲突的一面,但这只是中美关系的一面,尹锡悦没有看到中美关系的另一面,即合作的一面,而合作的一面则更有发展前景。从地缘政治与全球治理的长远未来看,当下的中美关系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下,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大调整,大动荡,大磨合,可以说中美关系本质上不具有走向冷战,爆发热战甚至是核战的必然性。中美一旦完成了战略上的大调整与大磨合,人类社会将步入一个全新的中美共治的时代。 

韩国作为亚洲安全的平衡木,应该以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到中美关系合作的另一面,并对此保有自己的战略预判和准备。作为中美之间的第三方,尹锡悦如能积极支持中美两国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大国关系的平衡作用,做好协调和调解工作,从长远看不仅有利于大国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地区安全的稳定,而且也更符合韩国国家利益。

但尹锡悦却突然放弃或背叛了韩国历届政府行之有效的第三者的中立立场,冒然地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且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配合美国对中国进行各种制裁限制,不仅导致了中美大国关系在东亚地区的失衡,引发各种冲突,而且还严重地伤害和危及到了韩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如导致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整个韩国经济也跟着持续恶化等。 

这一战略上的严重失衡,是导致尹锡悦深陷危机旋涡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二、在东亚安全格局上的战略失衡

中日韩三边关系是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一组非常重要的三边关系,是东亚安全格局中的主导性力量。如何推动中日韩三边关系健康地成长,韩国地位关键,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平衡作用。

中日作为亚洲地区的大国,本应加强合作,共同担负起主导亚洲的发展与安全之重任的,但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加之域外大国力量的深度介入和频频干扰,中日两国始终无法建立起战略上的互信,这导致中日两国在亚洲事务的处理上,不得不倚重中小国家,或国家集团。

首先,在发展方面,出现了以东盟为主导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一被人们比喻为“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其次,在安全方面,因为韩国所处的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以及与域内域外大国的特有关系,这个中等强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协调区域安全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平衡力量。

可以说只要韩国作为第三者的中立立场不变,积极地发挥协调作用,那么无论是中韩关系,还是韩日关系,以及中日韩关系都会因为韩国的居中平衡与协调而稳定,而发展。而一旦韩国失去了中间协调人的地位与作用,无论是双边关系还是三边关系都会因此而倾斜生乱。近两年来韩国的突然转变所引发的连锁反应,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尹锡悦突然无原则地缓和与日本的关系上,激怒了国人。如取消了日本出资10亿日元的慰安妇赔偿基金会,转身又喊着让韩国企业自筹这笔钱,赔偿给二战时惨遭日军摧残的受害人;在日本排放核污水期间,李在明以绝食示威,以此抗议尹锡悦政府的不作为等都进一步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而尹锡悦政府与中国的关系恶化,对华全面交恶,导致中韩关系紧张,则进一步导致了韩国国内各种力量的严重不安和担忧。

这一战略上的严重失衡,是导致尹锡悦深陷危机旋涡的重要的外部原因之二。

三、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失衡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曾多次引发国际战争,导致欧洲乃至世界动荡。在东亚也有一个火药桶,那就是朝鲜半岛。二战后遗留的朝鲜半岛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加之地理位置独特,大国力量集结,汇聚了各种矛盾,稍有不慎就会被引爆。

进入21世纪,朝韩关系发展基本平稳,从金大中、卢武铉政府奉行对朝和解合作政策,到李明博、朴槿惠在任时期,两国关系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折,但随着文在寅任上与金正恩举行三次会晤,共同发表了两个宣言之后,半岛局势趋于稳定,但尹熙悦上台开始紧随美国步伐,对朝采取强硬政策后,半岛局势就开始急剧恶化,

如今朝鲜半岛风起云涌,战争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目前最希望在朝鲜半岛引发冲突甚至是战争的,肯定不是朝鲜和韩国,但这两个国家目前却被戏剧性地逼到了悬崖的边缘,全世界都在担心,朝鲜半岛会否成为继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之后的第三个战场?

这里姑且不谈朝鲜,仅从韩国方面来看,韩国在全球层面的中美关系中的选边站,和在地区层面的对日妥协,必然导致在半岛的双边关系上不由自主地出现威逼朝鲜的重大的战略倾斜,从而引起朝鲜方面的高度关注、紧张和不安。才仅仅两年时间,尹锡悦政府所采取的选边站追随美国联合日本引进域外力量的对外政策,便结出了恶果。

2024年1月15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表示,应在朝鲜宪法中将韩国定义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废除了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等一批对韩工作机构;因尹锡悦一再激怒朝鲜,导致朝鲜在38线附近部署大炮,险些触发半岛战争。

不仅如此,大国力量也开始深度介入半岛,2024年6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时隔24年访朝,双方签订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是年6月22日,美国航母停靠釜山作战基地,参加军演;而日本长期以来,也一直在暗中推波助澜等。随着半岛局势的日趋复杂,各种因素的不断发酵,半岛局势正接近爆发战争的临界点,未来走向令韩国民众忧心忡忡,也让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这一战略上的严重失衡,是导致尹锡悦深陷危机旋涡的重要的外部原因之三。

总之,尹锡悦在中美关系上的选边站、对日妥协以及对朝鲜的强硬态度等一系列政策失误和战略失衡,严重扭曲了韩国传统的地缘政治关系,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性的反弹,不仅伤及韩国的经济与政治,而且更危及自身。他于2024年12月3日晚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紧急谈话后所发布的紧急戒严令,则成了直接引爆国内政治危机总爆发的导火索,从而上演了一幕总统在任期间被捕入狱,且只能在10平米的拘留所里“欢度”春节这一韩国政坛罕见的政治悲剧。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