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伦 | 俄美往事之三:北约东扩 俄乌战争 北约归宿 | 海外看世界

李宗伦

俄罗斯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

海看专栏作家

2022年的俄乌战争(俄国称特别军事行动,中国称俄乌冲突,美西方称俄罗斯的侵略战争)又一次把俄罗斯这个欧亚大国推到了世界的前沿。苏联解体31年后,它最大的继承者俄罗斯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一时间,搅的世界地覆天翻。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次俄乌之战,就像当年十月革命一样,对现有的“世界秩序”和“世界格局”发起空前的挑战。我们看到,冷战以后的这场战争(冲突)的双方,仍旧是俄罗斯和美国。为什么会有2022年的这次的“俄美之战”?为什么这次对“旧世界”发起反抗的又是俄罗斯?俄罗斯人究竟是怎样看待和认识美国的?俄美历史上的关系又是如何?

俄美关系这个命题很大,世界的无数学者都在研究和探讨,我的“俄罗斯人和美国”系列文章,列举了百余年俄美关系的一些故事,轶事,片段甚至瞬间,“管窥蠡测”,“挂一漏万”,透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折射出俄罗斯这个特殊民族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取向,处世之道和御敌之策。试图探寻这场俄乌战争的历史原因。不知这一滴滴水珠,能否折射出这段正在发生的历史,对于这场美俄对抗的“俄乌战争”的正确判断,理解和评价,提供一些历史的回眸与借鉴。

这个世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关系的变化,往往在短短的一瞬。但所有的国家都在每分每秒书写着不可磨灭的历史。

历史,事实,真相,可能一时会被掩盖, 被歪曲,但绝不会因为人的立场,观点和好恶而改变。

此文这是我“俄罗斯人与美国”系列文章的一篇。我试图通过历史上的美俄(苏)关系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以史鉴今,更清晰的认知俄美这对老冤家的关系史和现实的联系。找到其内在的规律,而不至于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盖。

北约东扩 俄乌战争 

北约归宿

俄美往事之三

    — 特朗普不是不想打败俄罗斯,是因为他“清醒”的认识到,根本打不败。于是……

1

北约东扩,让俄罗斯感到不安全

在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为反对原苏联集团而创建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已失去了敌人,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理所当然的应该解散。即使不解散,也只有维持现状。1990年2月9日,苏联解体前夕,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对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说:“如果你同意德国统一,“北约”不会向东挪动一英寸”。戈尔巴乔夫说:“只要北约不动,同意德国统一”。然而美国完全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北约”不但没解散,也没有原地不动,而是大肆扩张,而且吸收了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和几乎所有原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还制定了一个计划,从1994年开始要把北约一直扩展到乌克兰,也就是说与俄罗斯接壤。这一切,最终导致了俄罗斯几十年来最强烈的外交政策反应。直到俄乌战争的爆发。

俄罗斯漫画:(上右)贝克:北约不会向东扩大一寸 (下左)前进,向东!

我们盘点一下“北约”自1949年以来的发展壮大过程和东扩的步伐:

1.美利坚合众国自 1949 年 4 月 4 日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事实上,他们是创建这个军事政治集团的主要发起者美国是该组织的主要捐助国:根据 2020 年的数据,其国防开支占该国 GDP 的 3.5%

2.加拿大,是首批签署建立该联盟的条约的 12 个国家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是该联盟的成员。其国防开支占该国 GDP 的 1.29%。

3.英国,英国也是该联盟的创始国之一,自联盟成立以来一直是该联盟的成员。它将 GDP 的 2.1% 分配给国防。

4.比利时,比利时自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北约”总部就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国防开支占 GDP 的0.9%。

5.丹麦,自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31%。

6.意大利,自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18%。

7.卢森堡,自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0.54%。

8.荷兰,自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36%。

9.挪威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86%。

10.葡萄牙,自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39%。

11.法国,自北约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83%。

12.冰岛,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联盟中唯一没有正规武装部队的国家(只有海岸警卫队)。表示希望参加北约维和任务的冰岛志愿者正在挪威的  北约基地接受培训

13.希腊,自 1952 年 2 月 18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从 1974 年到 1980 年,由于与欧盟另一个成员国土耳其的关系紧张,它没有参加北约军事组织。国防开支占 GDP 的 2.31%。

14.土耳其,自 1952 年 2 月 18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1.85%。

15.德国,西德自 1955 年 5 月 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自 1990 年 10 月 3 日起成为统一的德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36%。

16.西班牙,1982 年 5 月 30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0.91%。

17.匈牙利 1999 年 3 月 12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1.27%,。

18.波兰,1999 年 3 月 12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2.02%。

19.捷克,1999 年 3 月 12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18%。

20.保加利亚,2004 年 3 月 2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3.18%。

21.拉托维亚, 2004 年 3 月 2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2.03%。

22.立陶宛,2004 年 3 月 2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2.02%。

23.罗马尼亚,2004 年 3 月 2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1.84%。

24.斯洛伐克, 2004 年 3 月 2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1.71%。

25.斯洛文尼亚, 2004 年 3 月 2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GDP1.07%。

26.爱沙尼亚, 2004 年 3 月 29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2.03%。

27.阿尔巴尼亚,2009 年 4 月 1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1.47%。

28.克罗地亚,2009 年 4 月 1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1.66%。

29.黑山,2017 年 6 月 5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41%。

30.北马其顿, 2020 年 3 月 27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GDP1.15%

31.芬兰, 2023 年 4 月 4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34%。

32.瑞典2024 年 3 月 7 日起成为北约成员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 1.1%。

自成立以来的 76年里,“北约”已经进行了 10 次扩张。瑞典是 2024 年 3 月 7 日最后一个被接纳的国家。目前,北约成员国有 30 个来自欧洲的国家和 2 个来自北美的国家——总共有 32 个国家。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北约秘书长延斯托尔滕贝格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

北约大家庭32口的“全家福”

1952,1955 1982,1999,2004,2009,2017,2020,2022 2024年10次扩张,直到2024年,瑞典的“入约”,实事上已对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产生致命的压迫和形成包围之势

芬兰和瑞典的入北约,对俄罗斯的包围圈形成了

如果乌克兰再加入“北约”,那就直接扩到俄罗斯家门口了。乌克兰是最后的缓冲地带,也是俄罗斯最后的底线。然而美国和“北约”无视俄罗斯的地缘安全,一直没有停下东扩的脚步,加快推进乌克兰的“北约化“。直到2014年,美国直接参与和指挥了推翻亚努科维奇政府的颜色革命,美国副国务卿纽兰甚至亲自下场为示威者发送甜点,为示威群众打气加油。

美国副国务卿纽兰为示威者发送甜点

北约成员国美国,立陶宛。波兰和乌克兰举行军演

2

俄乌战争爆发

乌克兰合法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后,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地区开始了对乌克兰当局的敌对行动,俄罗斯“借势”控制了克里米亚。乌克兰新政府申请加入“北约”,美国开始武装和帮助改造乌克兰军队,使其能够与“北约”互动。2021 年,“北约”和拜登政府积极促进乌克兰加入该联盟。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殊军事行动”前夕,“北约”东扩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普京2021 年 12 月 17 日在俄美条约草案中再次呼吁“北约”停止扩张。 在2022 年 2 月 21 日的俄罗斯安全理事会上,“北约”东扩被认为是俄罗斯军事行动的直接原因。普京在同一天向全国发表讲话时宣布,“北约”的东扩迫使俄罗斯采取“特殊军事行动”的手段,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保持中立,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俄乌战争就此爆发。

2022 年 3 月,俄罗斯和乌克兰就乌克兰中立立场,停止敌对行动的谈判中取得了进展。据充当调停的以色列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称,各方即将达成协议,但因遭到美国、英国和法国的阻挠,谈判流产。

拜登政府称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无端的”侵略行为。坚称莫斯科在北约扩张方面绝对没有发言权

俄乌战争前,普京和拜登在日内瓦会谈无果

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是因为”“北约”向乌克兰扩张的威胁。各国都在努力确保自己的安全,俄罗斯也不例外。回想当年美国明确表示,“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对华盛顿的生存构成威胁,这是不可接受的”, 那么今天“北约”的导弹要架到乌克兰,不是同样的道理吗?俄罗斯也对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想法做出了同样的反应。

2022 年 3 月,俄罗斯开始建议外交谈判,拜登政府认为这是俄罗斯的示弱和求和,为了一鼓作气打垮俄罗斯,美国阻止了外交解决。之后,俄罗斯谈判代表团被乌克兰“涮”得团团转,被乌方牵着鼻子走。谈好的谈判时间和地点乌方随意改变,有一次居然让俄罗斯谈判代表团等了24小时,又改变了地方。最为明显的是,双方已经接近实质性谈判的关键时刻,突然冒出来一个“布恰惨案”,这种极为拙劣的“造假”,真使人们为“惨案”的导演和演员的业余感到汗颜。这个连脚后跟都能看穿的“摆拍”,居然让西方媒体全部闭上了眼睛,对俄罗斯的“暴行”大加鞑伐。乌克兰的态度一下变得的强硬起来,对俄罗斯关闭了谈判的大门。此时,乌克兰还只有克里米亚这一块“被占领土”。而现在,乌克兰再怎末样玩“假谈真打,以谈促打”的把戏,也无法改变乌东四州的现状。如果再继续打下去,后果真是难以预料

“北约”东扩是这场俄乌冲突的诱因,这是一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代理人战争”俄罗斯坚持,谈判要以乌克兰的中立和不加入“北约”为底线。拜登政府却坚持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谈判条件相距甚远。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已打了3年,乌克兰已成为美西方无法实现的军事野心的牺牲品。

3

特朗普上台,北约面临终结

特朗普认为没有理由在乌克兰使用“北约”共同防御条款

特朗普政府对待俄乌战争的态度,与拜登政府大相径庭。不是特朗普不想打败俄罗斯,是他“清醒”地认识到,根本打不败。既然打不败,那就找个最大公约数——和平共处所以他不再认为经营“北约”符合美国的利益,这场战争打下去对美国毫无意义。对向乌克兰注入巨额资金更是“愚蠢”的赔本生意,不赚钱的买卖美国不会做的,而且要把赔的钱捞回来。特朗普扬言要退出“北约”的四个原因,特别带有“特朗普主义”的特色:

第一个原因是,美国退出“北约”将大大减少军费开支。目前,美国承担了该军事集团 65% 以上的军费开支。退出“北约”将使这些资金能够重新分配给国内需求,例如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和教育。

第二个原因是,离开“北约”意味着无需对盟友承担义务,美国将能够独立决定其外交政策,开始和结束军事行动,而无需考虑“北约”军事联盟的集体决定。

第三个原因,退出“北约”意味着美国将能够摆脱了对“北约”的义务,优化美国们国际协议,使其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说白了,华盛顿可以在不顾及盟友的情况下与莫斯科单独达成任何协议

第四个原因是,退出“北约”将使美国不再承担保卫欧洲的义务,而将他们的主力投入印太地区。长期以来,华盛顿一直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2022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称中国是“唯一有意且越来越有能力重建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美国海军已增加其在印太地区的存在,加强了在关岛、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基地。退出“北约”将消除保卫欧洲的承诺,并释放可用于在南海和台湾海峡遏制中国的资源。

特朗普认为没有理由在乌克兰使用“北约”第 5 条:即“在联盟成员国之一受到攻击时进行集体防御”。英国和法国已经准备了一项计划,从欧洲国家向乌克兰部署3 万名维和人员保护基础设施、城市和港口。特朗普认为,乌克兰需要维和人员,但要以各方都能接受的形式。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英法的建议目前共和党内“退出北约”的呼声很高。“北约”是美国组织起来的,不需要时也会立刻抛弃。俄乌战争中,“北约”唯美国拜登政府马首是瞻,前呼后拥地力挺乌克兰。特朗普的“俄乌战争观”一出台,完全颠覆了拜登的“政治正确”,主子改主意了,“北约”何去何从?历史惊人地相似,“北约”将面临当年“华约”的命运。苏联解体,莫斯科失去对“华约”控制权后,华沙条约组织自行解散了。现在,亲手组建并主宰“北约”的美国,要退出“北约”,主动放弃“北约”的控制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北约”失去了大梁和后盾。惊恐、慌乱之余,欧洲人紧急开会磋商,居然想出一个“北约去美国”的方案来保留这个军事联盟,或者创建一些新的、纯粹的欧洲的军事集团。英国,法国都发出狠话,要甩掉美国,担当抗俄大任。跃跃欲试想当欧洲的领袖和“欧洲军”的统帅

特朗普问英国首相斯塔默“你能一对一的和俄罗斯对抗吗?”

固然,热情和勇气可嘉,慷慨陈词、大话好说,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不现实的基础上。目前,欧洲没有资源来取代美国主政“北约”,欧洲军工生产潜力的薄弱,武器数量有限,制造速度缓慢,无法独立开展一些大规模军事行动悠闲的欧洲国家已经变得如此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以至于它们无法独立确保自己的安全。如果欧洲没有美国的核武库,简直就是俄罗斯案板上的肉。俄罗斯已经精准的计算出他的核弹抵达巴黎和伦敦是几分几秒,而且公开发表在外交网站上。如果美国真的退出“北约”,建立一支“欧洲军”至少需要4年漫长的时间且无利可图。欧洲没有多余的钱给乌克兰,即使英国和法国可以接管“北约”的领导权,也绝对没有能力单挑俄罗斯

马克龙说,俄罗斯是欧洲的威胁,要为欧洲提供“核保护伞”

特朗普对俄乌战争的一些列操作,搞得欧洲方寸大乱。冷静下来,欧洲似乎真要做美国的“接盘侠”了。作为对美国的回应,马克龙提出“欧洲将独立抗击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拥有核武器的法国要充当欧洲的‘核保护伞’。并建立一个没有美国的欧洲军事同盟,保证欧洲人的安全”。德国也在计划成为欧洲的“武器工厂”,让濒于破产的汽车工业转产坦克、装甲车。但钱从何来?“北约”国家能够团结到用自己国家的钱来振兴德国的工业,而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吗?

欧盟主席冯特莱恩宣布将投入8000亿欧元提升欧洲的自主防务计划

欧盟计划4年内投入8000亿欧元提升欧洲的自主防务。欧洲“去美国化”,实现防务自主将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路。欧洲战后经济的发展,得益于马歇尔计划,这是美国在二战后向欧洲提供的援助,美国直接提供资金用于重建饱受战争蹂躏的地区,实现工业现代化,消除贸易壁垒,并促进欧洲的繁荣。除了解决经济问题外,马歇尔计划还旨在“遏制共产主义”,加强反共政权,并将欧洲国家拉入西方军事联盟。现在,特朗普政府要抛弃欧洲,欧洲只有自力更生,这一“8000亿”计划,给世界局势添加了很多不定因素。短期可以援助乌克兰,但从长远看,失去了美国,且各自为政的欧洲举步维艰,处境堪忧

“特朗普主义”,其实就是用经商的思维搞政治,一切都在“盈利”和“赔本”的天平上衡量。“实用”加“效率”是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手段。有利的事就要抓紧干,比如说对乌克兰“矿产换和平”。赔本的事要及时“止损”,比如说,继续经营“北约”,援助乌克兰。有用的就拿来,没用的就抛弃,毫不犹豫。其实美国在越南、伊拉克、利比亚、科索沃、阿富汗、叙利亚都是这样干,只不过特朗普更赤裸一些罢了。

俄乌战争3年,作为“主角”的“北约”曾经踌躇满志,团结抗俄。现在却失去支柱和后盾,前景堪忧。离开了美国“北约”将很难维系。套用特朗普一句话:没有美国,你们打得过俄罗斯吗?“北约”的未来充满变数,面临重新定位,改弦更张,甚至生死存亡的考验。北约欧洲盟军前最高司令、退役美国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表示,“如果美国退出“北约”,“北约”必将解体”,这就是北约的前景和宿命。

不管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北约”的命运掌握在美国手中,它因美国而诞生,也会因美国而终结。

正所谓:成也美国,败也美国。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