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2025年7月12日晚(北京、台北时间7月13日晨)由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和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主办,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和上海东亚研究所赞助的《两岸热点》系列讲座第四十五讲暨闭门线上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由美国美利坚大学教授、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召集人赵全胜主持,台湾大学经济系名誉教授、前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林建甫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联合主讲。来自全球各地的近2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夏立平、杜进、赵宏伟、殷燕军、朱俊玮、祁冬涛、胡少华、蒲晓宇、朱志群等专家学者在问答环节分享了看法或提问。

林建甫教授首先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东升西降”的现象。他指出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重商主义、工业革命等使其经济在1700年后几百年领先东方,特别是美国经济在19世纪中叶后突飞猛进。而彼时东方国家大多闭关自守、不重视商业、没有资本主义,科学发展也少。东亚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以日本为雁头,之后是四小龙,中国及五小虎,利用人口、消费和生产三大成长红利取得后发优势。特别是中国以规模优势和新结构经济学快速崛起。林教授指出,欧洲内部空想社会主义和极左思潮导致欧洲经济失去活力,竞争力持续衰退。美国比较幸运,但也面临枪支、毒品,种族等内部尖锐矛盾,同时美债高筑,贸易逆差飙升。特朗普试图力挽狂澜,通过关税战等“让美国再次伟大”。林教授提到,特朗普政府多次指控台湾窃取美国晶片技术,要求台积电赴美设厂等。林教授最后呼吁,在“东升西降”之际,台海两岸应联合起来一起赚世界的钱。

林建甫教授翟东升教授首先通过对全球大国力量的对比分析得出“东升西降”基本成立的结论。他指出,西方以G7为主,而东方有两种方式计算:金砖国家和东亚产业链。从金砖国家看,东方的升起不是大家希望的群体性的崛起,而是以中国为主印度为辅,其他国家基本停滞甚至衰落。从另一个维度东亚文化圈来看,东亚生产网络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在反超北美和欧洲。翟教授随后分析了欧洲和日本在下降而美国GDP占比仍然稳定的因素。欧日的工业正被蚕食,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全面落伍。美国现在引领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但没有垄断,而是与中国竞争。中美是全能选手,而欧俄印日等国都是偏科选手。 翟教授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赶超,最先是在军事力量而不是GDP。 他总结到,从宏观长历史来看,中美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博弈,其实对应了百年周期的国际制度变革。翟教授最后指出,在这个历史点上,中美两国知识分子负有特殊责任,应该一起来讨论全球政经秩序的新逻辑。

翟东升教授在问答与讨论环节,学者们就“东西方的定义“,”软实力“, “美国再工业化“,”国际货币体制“,”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 ”中国经济见顶论”,“中国经济最大挑战和新增长点“, ”中美军力比较”, “美元霸权“,“人民币国际化”,”特朗普关税战“,”台湾对东升西降的反应“, ”两岸恢复互信“,“中美第四公报”, “台湾待价而沽”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各位学者探讨热烈、深入,言犹未尽,欲罢不能。

赵全胜教授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