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最新文章

  • 李晓东丨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及其对应丨海外看世界

    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12篇 李晓东  日本岛根县立大学教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为保持其在全球的霸权,将中国看作主要竞争对手,在经济科技方面实行提高关税和发布禁令等各种措施加以打压,通过与中国“脱钩”试图阻止中国的进一步崛起。自奥巴马政权后期开始,美国就开始将其世界战略转向亚洲,显露其对华的戒备。到了川普政权则直接开始通过经济战来打压中国。如果说川普政权时的中美对立还只局限在经济领域,那么拜登政权则是在经济领域基本延续了川普政权的政策的同时,将中美间的对立进一步引向了文化和价值观领域,同时通过加强与同盟国的关系并对其施压等手段,努力构筑针对中国的统一战线。在包括中国的世界的许多人看来,这就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的体现。 霸权一词在中文的语境中是贬义词,因为儒家传统中讲究王霸之分,与以德治人、以德服人的王道相比,通过强权实现一统的霸道在方法上正处于王道的对立面。而霸权(hegemony)对于美国来说却不一定是贬义。美国往往可以无视联合国而采取单边行动,其背景中有其信奉的“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 exceptionalism),而对美国例外主义的信奉又离不开美国作为“山巅之城”(city upon a hill)的上帝的选民这一带宗教信仰性质的优越感和使命感,它使美国能充满自信和自负地在世界推行其价值观。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霸权主义,在无形中会产生很大的认识上的差异。它既可以是对强权即正义、以自我为中心观念的批判,又可以是美国认为自身的文化和价值具有普世性并负有推行其价值的使命感的体现。 中国如何回应来自美国的脱钩、打压的挑战?纵观迄今为止的对应,进一步是针锋相对,如各种反制措施和战狼外交;退一步则是推进“双循环”,让中国与世界相连接的同时在经济上自成一体。在此,笔者无意讨论这些对应的当否,而是想指出,无论进退两策似都不可避免地引发美国的进一步脱钩和打压的升级,因为对美国来说,如果当前对中国采取的措施没能起到充分的效果的话,那么,无论是谁掌握政权,如何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都必然成为首选的政策方向。 在此意义上,单纯的针锋相对或只是一味被动的回应,终究是在对方的规则上的对决,这样只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同时,特别是从人文领域看,这种对应也与崇尚“仁”的儒家文化传统相背离,因为,尊崇“理”、“道”、 “内圣外王”等开放性的价值更为中国人所称道。因此,特别是面对人文领域方面的脱钩,比起以牙还牙式的反制,最好的方式也许只有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自身的文化的内涵,以得到世界更多的人们的理解和认可。 文明冲突绝非宿命,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也并不意味优劣,在后殖民主义的当今世界,文化不能强加,只可选择。那么,中国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文化选择,让其真正成为世界的公共财富?面对美国的文化自信乃至自负,笔者认为,这才是主张文化自信的中国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与所有的文明一起共建人类文明,丰富人类的文化,中国可以做的贡献有很多。

  • 邓中坚丨在冲突与对抗下,中美人文交流的挑战与前景丨海外看世界

    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9篇 邓中坚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兼任教授 台湾金门大学荣誉讲座教授 从中美两国每周直航班机的数量大幅下降、两国留学生的人数呈现悬崖式滑落、以及美国发放签证的种种严苛限制等指标观之, 两国之间人文交流陷入寒冬绝不为过。从长期而言,人文交流的不振冲击到彼此人民间的认知、了解与友好互动,这更进一步使得两国间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冲突与对抗无法缓解。 尽管近期,美国拜登政府努力试图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回复交流与沟通,但这仅仅是战术层面。说到底,美国基本的战略考量仍然是如何击败或拖垮中共政权,维系其作为世界的霸权。的确,在乌俄战争及以哈冲突中,中国基本上维持其政策,不与美国为伍。尤有甚者,中国积极联合全球南方,反对美国处理国际政治经济的事务,且获得相当的成果,例如在中东问题上采取与美国截然不同的策略,促成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和解,又尽力促成法塔组织与哈玛斯的协商。在短期之内,美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不会轻易地解除重重关卡和限制。 作为自称是民族大熔炉的霸权,美国对中美人文交流横加的各种框框羁绊对它是弊多于利。事实上,中国为数众多旅美的学人和留学生对于其各方面的发战贡献不能磨灭,他们是美国的资产,而非负债。美国对华人的打压只是再度凸显了民主的短板而已,更造成他们有「不如归去」的念头。 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影响就是未来「知华派」学者养成。新一辈「知华派」学者基本上对中国的态度不同于老一派的「知华派」学者。两辈的学者都有很丰富的中国经验和接触,新一辈的恐怕高于老一辈的。他们的差别可能在于经历不同时期的中国大陆政治经济发展。换言之,我们可以大胆的说我们可以用「代沟差异」(generation gap)来说明两辈「知华派」学者的差异。准此,下一代「知华派」学者对中国的认知和看法又是另外一个样貌。 在这样的情境下,中国当前对外工作当务之急是强话语全球南方及欧洲国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后者。中国在促进欧洲方面人文交流方面所做的开放值得赞赏与鼓励,这包括的单方面给予十一个欧洲国家免签待遇,甚至对搭乘邮轮入进旅游团体免签,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势必会带来扩散的效果。 总之,美国最佳的选择应该是放弃争夺霸权的思维,以促进中美人文交流,进一步增进在各方面的合作,共同主导世界和平、繁荣、乐利。

  • 庚欣丨美国搞“脱钩”,中国宜“反其道行之”丨海外看世界

    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10篇 庚 欣  深圳广电集团时事评论员 百年变局下动荡加剧,国际上各类矛盾不断复杂、激化。尤其美国,现在出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对内对外政策都呈现出极端化、对抗化的倾向,不仅仅只是针对中国,更不仅仅只是个“文化脱钩”的问题。 有关美国近年来这类病态的表现,特别是各个领域的与中国“脱钩”(或称“去中国化”),以及其形成的复杂背景及根源等,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我这里,只想就中国应该如何对应美国这种“脱钩”(特别是“文化脱钩”),谈一点儿粗浅的看法。 首先,双方都需要端正基本的战略认知。中美作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同时又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是最大的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代表性国家,双方在文化上有一些差异和矛盾、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近年来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又加剧了这些矛盾的复杂性,就使得更易于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相关的“文化”脱钩更具有不同于经贸、科技脱钩的敏感性。尽管这里边也可以细分为难以妥协的“原则性要素”,例如根本制度等,以及“非原则性要素”,例如一般的文化教育交流等,今天,这些似乎在美国“泛政治化”的认知中,已经混为一谈了。而且还可能因特朗普卷土重来而变本加厉。 但如果中美双方都认为,即使在这样的领域中,我们也是可以本着“和而不同”的理念,也可以去“扣好第一粒纽扣”,建立“朋友而非敌人”的关系,也可以把“和为贵、稳为重、信为本”作为基本遵循,那这个矛盾就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因为中美两国同处于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并且同为这个时代红利的最大获利者。双方在力量上的相对均衡、利益上的紧密依存和风险上的高度共有,都使得我们之间必须“以合作为唯一正确选择”。所以,即使有一些分歧,也只能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这是中美关系的唯一出路,是双方在“脱钩或合作”博弈中,第一个要面对的原则性问题。 其次,就是在美方有一些比较过分、甚至挑衅性的“脱钩”动作时,中方应该如何对应呢?这时,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简称“以牙还牙”。另一种则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里,我推荐毛泽东在1939年《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的两句话:一句是:“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毛还特别引用东汉时刘秀的一位将军朱浮写给渔阳太守彭宠的一段话:“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他告诫大家:“朱浮这句话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政治原则,我们千万不可忘记。”这段话很有名,不仅明确提出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政治原则,而且道出了“勿使亲痛仇快”的内涵指引。 但是,毛泽东还有另一句话:“任何方面的横逆如果一定要来,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实行压迫,那末,我们就必须用严正的态度对待之。这态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并指出“不要超过自卫原则。” 这又是一段很有名的话,说出了中国人一以贯之的底线思维。 我觉得,毛泽东这两句话是一个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方法论,用在今天的中美(包括两岸关系)的博弈中,恰到好处。 具体而言,美国闹着要“脱钩”,我们就坚决要合作,两岸关系也同样如此。因为,脱钩会使“亲痛仇快”,合作才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所在。破坏中美的民间友好感情和深度交往,干扰两岸的融合发展与民众的心灵契合,这都是我们的“敌人”所要推动的,“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有时“如果欺人太甚”,我们也要针锋相对,“用严正的态度对待之,”软硬并举,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 今天的中国已经比当年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有了更大的实力、更强的定力和更广的胸怀。最近,中国政府已经把内政外交都囊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的发展格局之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乃和,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经风雨、坚忍前行的历史总结,也是今天时代和平发展合作潮流的召唤,更是所有和平人类的共同利益福祉所在。所以,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力量和自信,克服“脱钩”等各种干扰和障碍,走向预期的目标。

  • 赵明昊 | 中美人文交流需要“三少三多” | 海外看世界

    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7篇 赵明昊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近年来,中美人文交流受阻是不争的事实。不少赴美的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受到无端滋扰,有些人甚至在机场被撤销签证、不得入境。美国国务院至今没有取消赴中国的旅行警告,导致很多美国家长担心孩子会在中国被“非法拘禁”。据称,不少美国高校不鼓励学生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如果美国学生非要去中国,需要向学校以及相关的资助机构提交特别详尽的说明。据称美国在华留学生仅有700余人。过去,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员来华参会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现在却需要进行严格的报批或报备程序,很多学者因为担心来华会产生后续的麻烦,影响其在美国国内申请科研资助,故而选择对中国“惧而远之”“忧而远之”。皮尤中心今年5月公布的民调数据显示,81%的美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美国群体对中国是“厌而远之”,他们大多对华持极端强硬的态度,对来华访问、与中国人接触完全没有兴趣,坚信“红色中国”是所谓“自由世界”的敌人。一些极右翼势力大肆塑造美国普通民众的对华认知,而对中国态度越发负面的美国民众又会反向塑造美国政客,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极右翼推动的对华负面认知还与种族、宗教等多种因素相关。特拉华大学政治学者戴维·埃伯纳和弗拉基米尔·梅迪尼察发现,表达出更高程度种族仇恨的美国白人更有可能将中国视为军事威胁。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彼得·贝纳特认为,曾在历史上宣扬反共狂热和阴谋论的宗教背景组织约翰·博齐协会(The John Birch Society)是当下右翼民粹主义的预演,当前美国白人福音派对中国持有最大敌意,很多共和党选民不仅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对美国实力的威胁,还认为这是对白人基督教权力的威胁。 加强人文交流是避免中美走向更激烈对抗的必要条件,但这不能只是靠政府的力量,也不应是“一厢情愿”。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阻碍中美人文交流的深层次挑战。如果很多美国人相信“中国崛起到顶”或是“中美必有一战”,他们可能会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失去兴趣。追求商业和经济利益、促进信息和价值观的流动,是过去几百年来美国对华交往的两大驱动力。对华交往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这其中势必会有利益权衡,需要促使美方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前景。此外,美国不是铁板一块,不宜把对中国有不满、有批评的人士等同于“反华”势力或是极端鹰派。中国方面近期重点针对美国的商业界、战略界的人士加大交往力度,但是似还缺乏对美国文化界人士的重视,需要想办法与一些美国作家、媒体记者和评论员展开“再接触”。自信的中国应有不畏惧刁钻问题、质疑不满的勇气,在“讲成就”之外要更加善于“讲问题”,这样有助于提升话语的针对性和可信度,在对外交往和国际传播中实现高质量的“信息供给”。 无疑,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大方向难以逆转,改变某些美国势力的对华认知也非易事。想要让中美人文交流正常化,或需“三少三多”:少一些政府主导,多一些社会活力;少一些刻意为之,多一些水到渠成;少一些过度敏感,多一些推陈出新。

  • 孙太一 | 文化脱钩需分情况分析 | 海外看世界

    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8篇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 美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对华脱钩是显而易见的。但文化交流上的脱钩需分情况分析,因为背后的动机和逻辑并不一致,这也使得中美在文化交流上并不一定要背道而驰,只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可能还能有转圜的余地。 我们应当可以看到,中美文化脱钩的趋势并非空穴来风,也不完全是因为疫情以及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的航空限制所决定的,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层和持久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对中国人赴美和美国人赴华进行区分看待。中国人赴美一方面在疫情之后数量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反弹,另一方面也是美国人当前最为戒备的。因为中国人在美国就是行走的软实力,比如交流的时候一般不会把“中国”和“台湾”并列地进行叙述,也往往会与美国人对中国人固有的刻板印象格格不入。这是很多美国政客,尤其是鹰派政客不希望看到的。他们很担心来美的中国人一多,人们会对中国有更好的印象,他们也深信这些人都会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赴美访问的华人学者及白领。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华盛顿的鹰派政客也认为,只要是与大陆有联系的华裔,无论是否已经入籍美国,无论是否出生在美国,心总是向着自己的祖国向着北京的。所以他们认为需要更为密切地关注这一群体,同时尽可能地削弱这一群体的影响力。 削弱大陆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并不完全等同于脱钩中国文化。这些美国政客当前想出的办法是尽可能地以台湾的软实力输出来替代大陆的影响力。比如,大规模取缔孔子学院的同时,密切加强与台湾的文化语言交流,拓展项目。这样,一方面美国能继续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又可以让大陆的软实力输出得以被限制。 所以,美方对大陆人赴美是警惕的,而对美国人赴华又是另一层考量。美国的很多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无论大的地缘政治环境如何,美国依旧需要对中国大陆有所了解,因为未来的外交政策还是需要由知华派来制定。所以想派人来华的宗旨和之前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之所以近年来美方赴华人员显著减少有个人的原因,也有机制、制度的因素。 个人层面,很多美国学生不确定赴华留学之后是否还能在中国大陆找到工作。因为哪怕中国政府对留学有很大的支持乃至激励政策,对一个个美国学生而言,他们留学也是很大的投资,得盘算这项投资能带来的实际收益。如果预期的未来收益很不确定或者相对较低,他们可能不太再愿意冒这个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中美在科技、经济领域的脱钩,很多生活习惯及理念已经变得大相径庭。美国学生赴华时可能面临的直接问题是自己每天常用的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可能打不开,购物、旅行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的便利背后对他们而言是繁琐的公安报备、银行开新户、手机办新卡以及习惯扫二维码等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一些酒店借口没有资质不接受外国人的情况,最近已经开始调整,但效仿一些外资企业可以申请VPN来浏览互联网的做法,让留学生的住所、公寓也可以申请类似的权限可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一些流程可能也是需要进一步简化的。 个人层面的挑战已经巨大,而机制层面的阻碍可能更为严重。比如,美国国务院针对中国旅行的建议依旧是第三级,也就是建议重新考虑目的地。虽然这样的表述听起来并不强烈,哈佛等一些私立名校的学生学者赴华访问团也已经陆续恢复,但一些需要严格遵守旅行指导建议来做规划的机构,尤其是公立大学,则仍然不得不暂时限制派代表团访华交流。美高层做这样的旅行建议的背后显然依托的是政治逻辑。也即,一些所谓的“人质”还没能换回,不能轻易地放弃筹码。而且降低旅行建议等级很可能会被政治对手当成把柄抓住,可能会消耗政治资本,不如拖一拖。这一逻辑和拜登政府沿用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异曲同工——设置障碍的时候很轻易,但消除障碍的时候又因为不愿意消耗政治资本而让障碍长期存在。 机制、制度层面的另一大原因是美方对中方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及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并不确定,尤其是当听说有极个别人在入境时遇到了一些阻碍,或者离境的时候碰到了以前没碰到过的挑战后,个例可以迅速地一传十、十传百,让很多人都对访华望而却步。这当中不乏一些十分了解中国的,与中国打了几十年交到的老知华派——对他们而言,只要风险可能提升了,他们也会觉得犯不着冒这个风险。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要欢迎五万名美国学生赴华学习,也希望更多美国企业家、学者赴华交流乃至助力中国经济,对相关新的法律法规在执行上进行更为清晰地解释和阐述,明晰边界,对过度执法的案例进行纠偏都是中方可以做的。 美方可以做得可能更多,但当前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方还是有着改善人文交流的主动权的。

  • 赵宏伟|主导权在中国:文化脱钩对文明倡议之战|海外看世界

    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5篇 赵宏伟 日本政法大学 美国在人文领域搞对华脱钩。在美国国内,主导权当然在美国手里,炒作抹黑中国,炒作近墨者黑。日本更是不停炒作二十余年,炒作成了民意调查高达90%的日本人对中国是坏印象。 一边是美日的对华文化脱钩,而中国发布了全球文明倡议,这就形成了美国文化脱钩对战中国文明倡议之战。在中国,主导权当然在中国手里,中国可以做好自己。  一是开放,大开放,终极开放!中国可以单方面对全世界免签证。兴万邦来朝之盛,促全球文明倡议,使万邦民众体感中国,理解中国,友好中国。     总有一个声音说:担心外国人非法入境,滞留不归;其实,至今的经验已实证了此类问题极少发生。  中国已对全球民众提供了144小时过境免签,即六天免签,并未发生入境之后滞留不归者。再进一小步,规定只要有往返机票即可六日免签,也并无多大区别。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太先进的国内支付系统,使外国人没有中国的手机支付手段,没有身份证,银行帐户,根本无法在中国长期生活。同时,没有政府许可,企业不会雇佣外国人。 美国推进对华文化脱钩 二是,简政放权,活跃人文交流。作为从事人文交流的大学教授,感受到的是开一个有境外人士参加的小交流活动,也需报大学批准。校方日理万机,实在管不过来,马虎了又怕担责任,结果是校方烦,教授们也便多事不如少事,交流活动就越来越少了。     还目睹过一事,港澳媒体曾常常请国内教授做时评,结果国内规定需报校方批谁了,无精力又怕担责,校方自然消极。港澳媒体需境外教授时评时,自然就去请台湾教授来时评大陆诸相了。中国自己放弃了外宣阵地。     审批手续下放到党支部如何?或由教授自负其责,事后抽查,如何?   无论经济科技还是文化文明,战胜美西方的脱钩,战胜所谓的对华“避风险”,唯一的杀手锏是中国主导大开放,终极大开放!

  • 刘卫东|美国阻碍中美人文交往是短视行为|海外看世界

    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5篇 刘卫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前在国内学界,“关小黑屋”是个引人注目的高频词。从刚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到业内德高望重的顶级学者,从从事纯学术研究的“学究”,到积极服务于政府决策的智库人员,都有人经历过在美国被关小黑屋的遭遇。美国的入境关口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场所,即使那些安全入境的也会在悄悄松口气的同时,也会对在美余下的日子里是否能一切顺利忐忑不安,毕竟还有一道离境的关卡。 美国政府对中国学者学生施加如此大规模的压制和霸凌,令人震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美对华草木皆兵后的有罪推定,即认为中国学者都为政府服务,访问美国可能多带着伤害美国的目的,所以必须要严加管制,防范所有隐患;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官员在人权问题上历来秉持双重标准,外国人在美国境内是否保留着应收尊重的人权,几乎完全取决于国土安全部和海关官员的认知和情绪。美国人在骨子里存在一种优越感,我没请你来,我就找你麻烦,你能怎么样?毕竟这么做没有什么成本,表面看来美国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中美交恶的大背景也激发了更明显的种族偏见,对于亚裔面孔尤其是持中国护照者格外严厉,在其看来似乎也是天经地义的。 美国政府对中国学者学生施加大规模的压制和霸凌 美国政府此举的目的应该也很简单,就是要和中国脱钩。更深层的原因是相信中国在中美交往中获益更多,因此断绝这一渠道虽然可能导致双输,但认为中国输的更多。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想利用美国签证的诱惑力,胁迫中国学者为美方服务,尽管其企图往往以失败告终,但并不妨碍美方持续努力试图取得突破。在国家安全理念至上的背景下,泛安全化必然会导致“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人”的极端行为。美方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掌握着主动,但并不意味着自己不会成为受害者。 从大方面来说,美国对中国学者的虐待和阻碍无法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反倒会不断激发中国相信已经别无退路,务必要沿着自力更生的道路前行,务必要提前布局闯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同时美国阻断中美人文交往,也可能导致美国的知华人物越来越少,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带来重大负面影响。从小方面来看,几乎所有被关小黑屋的中国人,都会成为坚定的反美者。他们的经历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又会激发更多人对美国敬而远之。长此以往美国将不再是中国的留学首选国,这对美国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美国是以开放包容立国的,现在不仅在走向闭关锁国,而且将矛头指向某些特定国家的弱势群体,表现出特别的不自信。拜登不是说美国依然是世界的领导者吗?那就在国门口的入境处展现出你们的自信吧。

  • 王文 | 恢复与提升中美人文交流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 海外看世界

    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3篇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美人文交流已出现两国建交45年来最糟糕的情况,双方战略不互信蔓延至教育与社会领域,导致两国关系“止跌企稳”的预期还不足以得到扎实的支撑。历史证明,只要教育与社会层面上的交往不呈现热络的趋势,两国关系就很难真正能维系稳定与良好的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各方努力恢复与提升中美人文交流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布林肯在上海纽约大学发表致辞 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从上、下两个层面着手努力。从政府层面上看,需要加大对对方学生的招收与培养力度。除了督促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放大对中国学生的专业选择限制、减少对中国来访学者的骚扰之外,中国方面还需要像更多吸引优质外资那样,吸引更多欧美国家的留学生与访问学者来华,比如加强省州合作、提升地方高校与州属大学合作力度、提升奖学金额度等方式。从各个主要高校的层面上看,尤其是那些具有留学生培养资质、国际研究学科的大学,更应该勇于敢于主动邀请与吸引更多美国学者与学生的来访。 总之,如一些学者调侃的,目前美国对华感知像是进入“更年期”,情绪不稳、易走极端。牵引、改变、重塑“易怒”的美国,考验中国对外交往的能力与引领全球治理的水平,而提升中美人文交流,明显是其中相对容易操作、也极易见效的一环。在这方面,中国能做得还有很多。

  • 伍国 | 华裔学者应当重新培养美国新一代“知华派” | 海外看世界

    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4篇 伍国 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目前,美国青年学生赴中国留学人数仍然维持在不到1000人的低位,多数学生也只是学习汉语课程,而美国国务院对美国公民赴中国的警示仍未撤销,中国国内对外籍学生和游客移动支付和旅行住宿提供的便利刚刚施行。在大环境一时难以完全扭转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美国定居和专职任教及从事研究的华裔社会科学工作者群体,确实有责任向美国学生介绍一个完整和准确的中国形象,同时,中国应该多邀请美国青年学者以代表团,参访团,交流团等多种形式访问中国,并展开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科技交流。 美国的老一代汉学家和中国通,知华派大略有几种和特定历史背景相关的情形。一是传教士的后代,有在中国度过童年的经历,如韦慕庭(C.Martin Wilbur), 裴宜理(Elizabeth Perry),以及笔者的硕士导师任达(Douglas Reynolds),他们对中国有较为深厚的个人情感; 二是没有在中国的童年经历,但成年后的教育中受益于中国的大师级学者,如费正清 (John K. Fairbank) 曾受教于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蒋廷黻,费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芮玛丽(Mary C. Wright), 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 等又都在美国接受著名旅美华裔历史学家房兆楹指导;第三种是从1972年到1980年间陆续进入中国大陆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并长时间多次往返中国的当代中国研究学者提如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 谢淑丽(Susan Shirk), 蓝普顿(David Lampton)等等。 2004 年笔者与史景迁教授合影 在上述三种情形中,第一种已成为历史陈迹,第二种即教育影响,其实可以由很多在美国任教的华人学者在多数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赴中国学习的情况下,通过客观准确地讲述,阅读,研究型写作来推进,促使美国学生超越美国商业媒体的狂轰滥炸,对中国产生不同的,更具深度的认识。事实上,在早期的“知华派” 成长时期,并没有现代传媒按照特定议程形塑对另一个国家的认知的问题,而现在的美国学生则极容易被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影响。作为在一线的教学者,笔者就不得不面对美国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关于中国人是否“抢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 中国是否在南海“咄咄逼人” ; “台湾” 是否一个与“中国” 无关的“国家”,中国是否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 , 中国内部是否充满对立,“冲突”,“控制”和“抵抗”等等非常典型的美国青年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对中国在环保方面的的理念,法规,实践以及进步,美国学生则一无所知。 尽管很多华裔学者会本能地说,让他们去中国看看,然而,不仅留学本身存在相当的现实障碍,旅行和参观也不能完全完全取代深度阅读,思考和讨论。华裔学者确实有必要在历史脉络中把中国文化本身的防御特质,对领土主权的维护,台湾问题的历史维度,以及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和美国产业金融化和高科技化如何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以及中国国内的各民族在历史和现实中的融合互动过程讲出来,让美国学生获得一种和主流媒体叙事不同,但有其学理根基的认识论。笔者需要指出,对“冲突”和“控制”的强调,本身也是美国二十世纪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可供借鉴,但也绝非考察一切的工具。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学生也在试图超越美国的主流媒体,他们很想知道,“中国人到底怎么想”,以及“中国人到底怎么看待美国?” 这些都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遇到,也不断应对的,而更多的出版项目和在线刊物其实已经在回答这一问题,即把来自中国学者和思考者的文字,翻译成英文,让美国受众和学生绕过美国媒体,直接看到中国人的想法。 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林肯中学,将于3月启程赴华交流的林肯中学12年级学生蒙特塞拉特·罗梅罗-罗查(中)参加美国中学生赴华交流欢送仪式。 笔者认为,华裔学者不必坐等美国从天而降出现一批新的“知华派”,可以从我做起,调整和改变美国学生的对华认知。目前的一些美国本土的中年白人“中国研究专家” 存在中文不过关,和中国社会的接触极其有限(已经远远不如上述三类学者),以西方理论图解中国,以及喜欢跟着媒体追逐某些热点人物和敏感问题的肤浅倾向。有的涉嫌伪造和曲解史料,已经被国内知名学者揭发批驳。这些都是在两个社会都有充分体验,比较认知以及专业研究的华裔学者完全可以避免的,甚至是华裔学者的优势。当代华裔学者应该像房兆楹培养史景迁一样,把玩着TikTok 长大但同时对中国的崛起怀着恐惧和疑虑的美国青年培养起来,直到出现新一代的“知华派”,至少在中产阶级中出现一些能够在历史脉络中准确理解中国历程的美国人。

  • 王栋丨有关中美人文交流的一点看法丨海外看世界

    18学者评【美国在人文领域的对华脱钩以及麦卡锡主义的回潮】第1篇 王栋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教授 就在不久前,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陕西西安开幕,主题为“旅游促进中美人文交流”。在中美关系仍然面临多重挑战和未知的当下,人文交流被寄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而中美能否“以心相交”,中美人文交流能否冲破“寒流”,人文交流能否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决于美国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行动。特别是美国应当改弦更张,停止滋扰阻碍中方人员赴美访问的错误做法,为推动中美人文交流破除障碍。 第14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活动现场 最近和一位美国学者朋友交流。他表示,当前美国政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真正了解中国的专家很难在美国政府部门任职,而美国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对华政策的官员并不了解中国。当前美国政界对华存在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美国的知华派一直都存在,但迫于政治正确的压力,不敢发声。我们应当鼓励更多理性、客观、务实的声音出来,对美国妖魔化中国的叙事进行对冲。 2023年于北京大学举办的北阁论坛此外,要积极推动中美二轨对话,促进中美高校、智库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多元化合作。近年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不少美方高校研究机构和智库等都建立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促进了中美双方的相互理解。近来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提升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工作生活的便利化水平,希望有更多美国民众特别是青年来到中国,通过亲身访问交流,用脚步丈量中国,用耳朵聆听中国,用心灵感受中国。越是当中美关系遇到困难之时,我们越应该坚持推动中美人文交流不动摇。

Got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