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最新文章
-
李海默 | 美国的政治极化现象未见根本性好转| 海外看世界
14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14篇 作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 李海默 大致而言,对于近期的美国政治走向,笔者有3点判断:1,拜登和特朗普仍基本呈现平手态势,就如同俄乌之间目前仍基本呈现平手和胶着态势;2,拜登在乌克兰问题上对华施压的态势很可能会慢慢趋于放松,但其他方面的针对中国行为(尤其是产业脱钩)恐怕不会降低;3,除非乌克兰出现大溃败,或者美国国内经济出现大问题,否则不能轻易假设特朗普一定能胜过拜登。而且目前还存在一种猜测,即特朗普和拜登都有可能会中途出局(Biden and Trump Could Both Lose in 2024)。特朗普打法的基本思路仍是炒作中国议题,且仍有“联俄制华”的思路在(Trump Bashes ‘Pro-China’ Biden Even as US Stance Has Hardened)。 中长期而言,美国真正的问题是其内部政治极化现象未见好转,拜登曾一度自我期许要做小罗斯福总统那样的调和色彩的人,但事实是他做不到。 基本上,从其第一年执政(即2021年初-2022年初)结束至今近一年半的时间,拜登的基本民意满意度和特朗普同期的水平几乎完全持平,而且看起来很有可能会持续下去。也就是说,仅仅只在第一年的执政期里,拜登似乎对缓解美国政治极化现象算是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实际贡献。第一年过后,拜登的支持者和特朗普(或者更广义地说,共和党)的支持者势力基本各自板结固化,且彼此旗鼓相当,各不相让,大约40%的受访者支持特朗普,同样,大约40%的受访者支持拜登。那么有人也许要说,是否剩下的20%左右人群可以左右乾坤?依照美国政治近年运行的基本轨迹看,似乎并非如此,大概率2024特朗普和拜登之间(假设他们都没有中途出局)又是一场难分胜负的血战。而若再考虑到AIGC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如伪造视频等),2024大选看起来的确危机重重。福山曾有过类似预测,如今看来,似乎所言不虚。
-
李振广 | 如何看待韩日抱团联美的新趋势 | 海外看世界
14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13篇 作者李振广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近两年,日韩两国抱团联美的言行越来越多,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趋势显然与中美对抗领域越来越宽,对抗烈度越来越强有直接关系。 在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世界两大阵营斗争对峙。日本、韩国是美国领导下的西方阵营的一部分,也是亚太地区冷战对抗乃至局部热战对抗的最前沿。韩国、日本与美国建立了牢固的军事政治意识形态同盟关系。这个军事政治同盟针对的主要对象显然是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逐步改善,加之中国改革开放,作为美国小伙伴的日本、韩国与中国的关系也获得改善发展的空间。尽管如此,中国与韩国、日本关系的改善发展,不足以撼动美国与韩国日本的同盟关系基础。韩国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及美国在韩国日本强大的军事存在,依然是韩国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中美在诸多领域的斗争对抗此起彼伏。在这种大环境下,势必直接影响韩日两国在中美之间的取舍。无论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主动作为,未来一段时期韩日两国抱团联美仍将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
-
刘亚伟 | 北京最看重言行一致 | 海外看世界
14位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11篇 作者:刘亚伟 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 说实在的,美国总统里在对华政策上最言行一致的可能是特朗普。在他之前,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在竞选的时候对中国张牙舞爪,但进入白宫后一般都很快“变脸”,因为对华政策涉及的利益集团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小布什曾经试图把对华的竞选言辞变成具体政策,但911打乱了他的阵脚。特朗普执政四年,把双边关系搅得天翻地覆。拜登入主白宫后,北京期待这位自称对中国情况最熟悉的总统能客观、务实地看待双边关系,改“邪“归正。结果是事与愿违,拜登的对华政策比特朗普的更”变本加厉“,执政两年之后,居然连双方都承认是两败俱伤的关税一分钱都没有减。对北京来说,白宫根本没有任何稳定和改善双边关系的诚意。 2022年印尼巴厘岛双方领导人峰会之后,华盛顿和北京都期待新的柳暗花明。但气球事件打破了中美元首的共识。两会期间,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指名道姓批评美国对中国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蔡英文4月初的过境“外交”又给双边关系雪上加霜,北京基本进入“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状态。中国国防部长在香格里拉会议上只与美国国防部长寒暄,拒绝与他对话。在此前后,中美军方在空中和海上都出现了“险”情。与此同时,双方又都对改善双边关系释放了善意。美国为中国从陷入内战的苏丹撤侨提供了支持,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到任,中国财长与美国财长和贸易代表在华盛顿和底特律的会晤,美国中情局局长秘密访问北京,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访华和最近美国媒体公布的布林肯即将出访中国的信息。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可以是拜登在广岛参加G7会议时所说的中美关系很快会“春暖花开”(thaw)的脚注。 今年6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北京接见了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 中美关系在脱钩的路上如脱缰的野马跑了很久,再不悬崖勒马不仅可能让过去50年由两国领导人、商人和百姓搭建的盘根错节、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和平和繁荣的关系烟消云散,还可能导致华盛顿和北京走向直接军事冲突。 其次,美国马上进入选举季节,选情的激烈会给本来就失控的中美关系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第三,中国似乎已经在做不跟美国“玩”了的准备。第四,台湾的大选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民进党候选人的当选会让台海局势进入新的危机。这是中美关系出现松动的大背景,但如果华盛顿和北京不能就双边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具体运行达成一些具体的共识,如果美方(主要是行政部门)拿不出任何具体措施表明它在双边关系上不会继续“说一套做一套”,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会朝着变成让世界进入灾难的定时炸弹的方向继续滑行。也许美国最近关于鼓励台海两岸展开积极对话的表态是双边关系在今后几个月会云开雾绽的信号?
-
黄海涛 | 布林肯访华与中美关系的“技术性”稳定 | 海外看世界
14名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12篇 作者:黄海涛 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因“气球事件”而推迟四个月之后,备受关注的布林肯访华最终成行。从事前“来或不来?”“何时来?”的消息反反复复,再到外长与布林肯通电话后中美双方对通话内容的“各自表述”,布氏此访的舆论氛围并不积极。事实上,观察者对布林肯访华的意图多有猜测,而对其可能取得的成果也多持观望态度。在中美关系进入螺旋式下降通道的当下,寄希望于一次高层对话使双边关系止跌企稳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这一状况,各方都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在过去几年中,肇始于“贸易战”的中美紧张关系迅速扩展至双边交往的几乎所有领域。所谓“对华共识”的强硬话语在华盛顿大行其道,政治人物甚至部分学界人士唯恐自己在涉华议题上调门不高、战斗性不强。然而此类带有政治表演性质的做法无助于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真实问题,而任由中美关系持续恶化明显并不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利益。因此,以白洁曦为代表的反思声音开始在美国战略界出现,“管理关系”和“避免误判”成为了目前对华政策中相对温和一派的核心诉求,寻求对话也成为了拜登政府近期开展对华外交的主要努力方向。 “管理关系”和“避免误判”的思路是重要的。但问题在于,面对已经高度“安全化”的美国对华战略,上述思路既无法消解中美围绕实力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冲突,也难以缓和经贸摩擦和科技竞争等矛盾尖锐的议题。从根本上看,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圈中的“鹰派”与“鸽派”的分野主要在于技术逻辑而非目的逻辑,对华竞胜(Outcompete China)仍然是统一各方的认知基础。因此,布林肯访华可以被视为美方“去风险”(de-risking)策略的一环,是恢复中美工作层面交流的重要信号,但其性质与“破冰”的关系不大,倒更像是赛场对垒中的“技术性暂停”。 然而从中方的角度来看,即便是因为“技术性暂停”而出现中美关系的“技术性”稳定,其结果仍然值得追求。首先,中方在疫情后恢复经济的需求是现实且迫切的,而中美关系的持续下滑并不利于产生确定和积极的经济预期,其对投资和贸易的负面冲击尤为显著。因此,中美竞争即便是“技术性暂停”也可能调整市场对双边关系快速下降的线性认知,使市场能够以更长远的时段考虑资源投入与布局。其次,中美关系的“技术性”稳定可以缓和双方持续日久的相互抱怨与指责,为较为激烈的情绪化表达降温,为理性决策创造更有利的舆论空间。最后,“技术性”稳定将提供一个时间窗口和观察期,使双方有机会复盘检讨而非疲于应对各种突发问题,有利于冷静判断对方意图,也有利于发现改善关系的契机。这大概也是中方明知来着不善但仍然愿意接受布林肯访华的重要考量。 当然,“技术性”稳定是双方即时需求耦合的结果,其基础十分脆弱,任何突发事件乃至刺激性话语都将破坏这种稳定。但基于中美关系的现状,不妨从若干“技术性暂停”出发,串联若干“技术性”稳定,从而探索中美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可能。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
-
王在邦丨拜登政府推动中美高层对话貌似虚晃一枪丨海外看世界
14w位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10篇 作者:王在邦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后,本应启动高层官员沟通磋商,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不料中方企业气球失控被美方恶意炒作,导致所谓布林肯访华行程泡汤。上个月即5月份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拜登安全顾问沙利文维也纳会晤以及网传美中情局局长伯恩斯秘密访华后,美方又宣称布林肯将于6月18日访华。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媒又放风炒作中方在古巴设立监听站。当白宫和国防部出面否认后,白宫又有匿名官员确认。这波操作真有点让人如坠云雾中了。 美方在涉及布林肯访华问题上接二连三地闹乌龙,至少有三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美国国内有那么一股力量不愿意中美关系缓和,反而可能期待中美两国持续紧张甚至走向冲突。这股力量大概非美国军工复合体莫属。毕竟,冷战结束后美国军工复合体开始走下坡路,十几年反恐战争打不下去了,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缠斗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解决美军工复合体面临的结构性困境。第二,以沙利文为首的国安委和布林肯为首的国务院难免存在竞争关系。沙利文和王毅会晤后,可能不愿意看到对华关系被布林肯掌控。前几天多名涉对华事务高官卸任或许与此有关。第三,拜登政府压根儿就不想和中方认真沟通磋商,所谓中美高层沟通只是虚晃一枪。显而易见,美方一边断链、脱钩、包围、遏制,一边又声称沟通建立“护栏”,内心追求的可能就是一个维持对抗性竞争加适度紧张的现状。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可能的解释,第三种可能更大些。因为,拜登执政两年多,在承袭特朗普对华政策特别是脱钩断链方面升级加码接近完成,在印太区域对华地缘围堵也基本布局成型。在这种情况下,打着扎“护栏”旗号,谋求中美高层接触磋商,实质上是要巩固对美国有利的对华战略竞争的既有态势。还因为在推进对华战略竞争中,美国的众多盟友处在第一线,承受着比美国更大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压力,不愿意在追随美国对华强硬的轨道上走太远,希望美中关系稳定缓和下来。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强度不减,可能招致反噬,至少可能引发内部离心力加大。但是,如果美国能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做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调整,而不是虚晃一前,又可能引发美国众多盟友的后来居上,在缓和改善对华关系方面比美国走的更快更远。所以,拜登政府一众高官竞相期待访华,大体上就像1946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样,纯粹是耍花枪。不同的是,蒋介石当时谋求的是借和谈欺世盗名,为发动内战做准备。今天美国大打对华沟通牌,为的是巩固对华战略竞争阶段性成果,强化对其众多盟国的控制。从目前态势看,中方高层似乎对美国的小九九也有洞察,一再强调要美方拿出实际行动来落实巴厘岛元首会晤做出的承诺。检验衡量美国真实意图的试金石就是美方能不能对脱钩断链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做出看得见摸得着的调整,否则美方仍将自讨没趣。
-
庚欣丨从高层互动看中美相处之道的构建丨海外看世界
14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9篇 中美关系从上世纪70年代上海公报时期开始,就具有元首引领、“高来高去”的特征,与中日关系“人民外交”为本的模式有明显区别。至少可以说,“高层互动”是中美关系的主要引领,当然也是构筑“中美相处之道”的核心内容。而今年上半年中美关系的主要话题,恰好都是与高层互动相关联的。从年初布林肯以“气球事件”为由推迟访华,到6月初香格里拉会上,中美防长礼貌握手但“会而不谈”,再到近日中美就布林肯访华日程表态的时间差,直至6月14日秦刚与布林肯通话后,时隔近8个小时才予以公布。进而,还会有双方各部门首长的互动,乃至元首会等,最后到年底,还有美国安排邀请、接待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代表赴美参加APEC峰会之互动,几乎都属于“高层互动”范畴,而且大多与“制裁”、“反制裁”或“去制裁”等概念相关。其实,围绕香港特首李家超以被美国制裁之身,能否收到美方邀请并顺利参会——,美国国会早已经动作连连,甚至可以预估,今年下半年中美关系的主要困难,很可能是围绕美方如何对待被美国制裁的如李家超赴美参会展开?中方将如何有效对应美国的“制裁”以及后续效应? 近年来的中美关系,确实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在经贸领域的制裁和反制裁、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脱钩与反脱钩,在军事领域的挑衅和反挑衅(例如“台湾问题”)等,美国一直以一种霸道的强权模式,动辄以自己的“实力地位”启动单边制裁和打压,常常全无道理规则可言。近来,针对与中国高层互动方面,这种强权表现的尤为突出。今年年初,美方就以一个“气球事件”小题大做,并以此为由,单方面推迟布林肯访华,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我行我素的“单边制裁”。到香格里拉会上,本来连拜登都表示对李尚福部长的制裁应该取消,但美方就是刻意不做,而以一种“强按牛头”的方式,既要羞辱你,又要求你与他会谈、讨论他关注的话题。结果中方让他们碰了一个软钉子,实际上是采取了一个有分寸的“反制裁”,以仅限防长“会而不谈”同时在商贸等其他领域与美重启对话,在香会上也与各国开放交流的方式,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各国也都不同程度地对中国表示善意、对美国的蛮横表示了担忧和不满,例如澳大利亚总理在香会晚宴的主旨演讲,新加坡防长、印尼防长等以及并未参会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日本外相林芳正等就对华政策的表述(呼吁正确对待中国等),对美国形成了压力。我甚至大胆猜测,香会内外的正面声音,可能对美国的对华策略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这也是构筑“中美相处之道”的有益摸索。 现在,人们都在关注今年11月美国将如何对待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代表赴美参加APEC峰会,尤其是香港特首李家超先生以及团队很多人,都在被美国制裁的名单里面,那么美国会不会正常地发出邀请,即使美国发出了邀请,中国政府也一定会仔细评估,做出妥善对应。如果美发出邀请而又不在制裁问题上有所缓和,或者是做出一些正面姿态的话,那么中方会不会参加?从李家超5月31号的表态来看,他可能与香会上国防部部长李尚福的对应方式有所不同,因为李家超明确说,他如果接到邀请,就会根据“APEC的规则以及习惯”,去参加这个会议,这个态度就是一个很正面,很开放的态度。但是后续伴随中美关系层级更高的比如说布林肯,甚至到元首级的互动中,如果出现一些负面的和不愉快的情况时,一定会影响到APEC的举办,不仅李家超能否成行还要打一个问号,而且中国到底要不要参加这个会?都可能会成为问题。 可见,中美关系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围绕一个“制裁”和“反制裁”,或者叫做“制裁”与“缓解制裁”的题目展开,香港被制裁的人比较多,都需要有所准备。我们面对美国的“制裁”等,有两个选择:一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制裁,那我们就“反制裁”,像俄国基本就是采取这种强硬的方式。其实我们也专门公布了“反制裁法”,这些都是可以理解、可以讨论或者说可以选择的。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级、或者说是更加成熟的选择,就是选择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不随美国起舞,而是以一种以我为主、以正压邪的方式,以一种降解矛盾化解危机的方式,而不是用危机来对抗危机的方式。其实,在现实中,常常需要这软硬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有一个以哪种方式为主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要面对的、既现实又重大的课题,也是构筑“中美相处之道”的题中应有之义。
-
赵明昊|布林肯访华难改美国对华“选择性脱钩”|海外看世界
14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6篇 布林肯访华虽然有助于恢复中美高层战略沟通,但是难以改变美国对华加大施压的趋势。拜登政府提出未来十年是大国竞争的“决定性十年”,其“竞赢”(outcompete)中国的紧迫感日益上升,在供应链重塑、投资审查、出口管制、科技交流等方面将会采取更多实质举措。加之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对华态度愈加强硬,美方诸多政策考量与“备战打仗”有关,中国方面在处理对美关系方面的“底线思维”甚至“极限思维”有所凸显。 过去几年,在中美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的较量之下,彼此之间的战略互信严重受损。近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等美方高官发表演讲称,国家安全和人权因素在美国的国际经济政策中更加重要,美国需加快增强自身能力和韧性;美国不寻求对华“脱钩”和遏制中国,采取的是“去风险”和“多元化”策略。虽然拜登政府有意通过淡化“脱钩”这一政策话语安抚美国商业界和美国的盟友,但实际上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安全化”仍在加剧,美方的政策实践体现出一种“有选择的、有管理的脱钩”态势。 6月19日,中国领导人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面对中美关系和总体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方面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明确提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如何在大国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管控过度“安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避免中美关系步入最坏局面,是双方需共同应对的挑战。
-
孙太一 | 美国的“对话”战术 | 海外看世界
14位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8篇 作者: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布林肯、耶伦访华一波三折,但终究还是在2023年中成行了。美方为何在不断打压中国的同时又执着地希望高官访华、互通有无呢?这样的沟通究竟是否又意义,又是否能扭转当前中美关系的颓势呢? 01 美方对话是战术 对拜登政府而言,与中国维持住多层级的沟通管道,尤其是在危机发生时双方间设立的热线电话能打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外交目标。不过,这样重视沟通的态度背后是有美方的战术考量的。一方面,面临来自国会尤其是来自共和党议员们的压力,拜登政府无法轻易对中国做出任何让步,因此沟通本身往往就是目的,而非一种去实现其他议题的手段。另一方面,拜登政府的行为已经让我们多次看到,将沟通本身作为目的之后,美方可以不断试探中方的红线、底线,并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坐实试探的每一步,达到得寸进尺的效果。 02 危机管理仍重要 在明知道美方会有通过每次对话确认中方眼神,并不断将一些原来被视为触碰中方红线的动作常规化之后,中方是不是应该直接拒绝沟通以免遭受损失呢?也未必。因为对话对危机管理而言很重要。拿过去几年中美缺乏完备的危机管理机制与此前十几年中美间仍尚存较为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相比较,近一段时间来中美间的危机、冲突显然变得更频繁、更持久。 有的时候,及时对话是可以避免摩擦升级、冲突发酵的。比如,当前中美双方政策制定都受到各自社会舆论的压力,有的突发事件在完全公开之前如果双方能够迅速通气,甚至解决,则可以避免事态发酵,导致双边关系受到巨大的影响。除了能提升危机管理的效果外,如果对话得好,一些高层官员的会晤甚至能给市场带来信心,给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韩日两国也不能例外。 03 在对话中获得主动权 对话的战术对美方有益,而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对中美双方都带来红利,那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反倒在相对收益上吃亏了呢?其实不然。中方完全可以在对话中掌握主动权,推动自己关心的议题,向对方提出具体的诉求,在沟通对话中不断增加并明确已知的红线以压缩美使用“对话战术”的空间。 04 恰逢对话时 今年的APEC峰会将是全球瞩目的,而在这之前的几个月,中美有一个能缓和关系的窗口期,美国正好在中期选举已走大选还未完全到来的节点,政客做一些让步不会背负太大的政治包袱;中国也正好希望能提升市场信心,保持增长势头。而如果拿APEC峰会双方元首会晤为目标,前期就必须有多层级的频繁互动,甚至既有达成一些成果的理由,也因此会有一定的妥协的空间。而一旦过了这个窗口期,美国完全进入大选状态,那就只剩下政客们比谁对华更强硬的戏码了。 所以,虽然美方只把“对话”当目标本身,且使用了“对话”战术,中方完全可以借对话拓展危机管理的方式及渠道,在对话中掌握部分主动权,以“对话”来更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
赵宏伟 | 官民交流 万邦来朝 全球免签 | 海外看世界
14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7篇 中国发出了三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还有一条贯通天下的中心路径,一带一路倡议,更有一条聚世界英才万邦来朝的全球人才战略。不才的专业国际关系学亦早有一条结论:国际关系说到底是人的国际移动,是国际文化关系。中国干脆发布全球免签证倡议如何。 中国不可被动地为交流而交流,自掏腰包办交流,必须主导官民交流。大唐万邦来朝是理想境界,中国单方面发布全球免签倡议如何!这是高速开拓万邦来朝理想境界的杀手锏。 一是世界气氛将为之一变。中国免签制度对日本是两个星期之内免签证,把这个制度扩大到全世界的话,世界万民惊喜之余,不管钱包里有无旅费,感觉上是得到了一份自由,认知上是中国才是世界上最开放最友善最平等待人之国,多上一份亲近感。各国官员们也可自由行,来看一眼辉煌上国吧,一眼可看穿旧发达国家已经旧了,失败了,其所造英文舆论的荒谬是如何登峰造极。 美国的制裁、脱钩、脱险、结小盟、新冷战等等,在办好自己事,办好世界事的中国面前不过是一个笑话。世界气氛为之一变,美日欧鼓起的那点儿反华自慰气儿就泄没了。中国引领着新世界,便两岸猿声啼不住,沉船侧畔千帆过了。 二是老生常谈,不用担心外国流民、难民蜂拥而至。有钱坐飞机来中国的人数本就有限;至今,中国周边的一圈邻国也义务为中国挡住了陆上流民、难民。东亚各国不似中南美、非洲,没有流民、难民。坐飞机正常入境的外国人,不回去了怎么办?此种情况不会大规模发生,特别是在中国。就算累积有了几十万人,对比14亿人口大中国,那根本不算是数量。再者,外国人因为户籍、住房、工作,甚至办手机、移动支付,更不用说生儿育女、入学等等,手续都办不成,在中国很难生活下去。现在外国人观光客都很少去中国,最主要的原因已经是因不能使用微信钱包、支付宝,而寸步难行。因为中国太先进,成了别样智能世界了,外国人都去不了,去了也不会过日子了。 三是能买机票坐飞机去中国,并决心在太先进的智能中国生活下去的外国人,都不是白给的。其中学历不高者也是心眼儿活的人精儿,不是一般活,是活到了敢以他国为舞台的人。这就是人才!在日本,我认识一些初中高中毕业的福建人,打两三年苦工,积累经验和资金,就开起了自己的小公司,雇日本人、向日本政府纳税、加入日本国籍、生儿育女,向日本贡献钱财、雇工及最贵重的人口了,儿女也都教育得考上日本名校,为日本培育人才了。做跟中国有关的工作的他们也为祖国中国做了国际贡献。 四是间谍们进来了怎么办?间谍们大都是被策反的在中国生活的中国人。免签去中国两个星期的,能搞到什么情报?况且美日真要派人去搞情报,为他办签证是难事儿吗?为了安全加码申办签证的难度,收紧签发签证,是美日欧在做的事儿;中国也做,那对改革开放,是因噎废食,引起的是紧缩改革开放的“合成谬误”(中财办)。极限推动改革开放,安全工作保障改革开放,才是正理儿。不才老家地方城市,分管治安的公安系统忙到过劳死;安全系统,因地方上一无政治案件,二无外籍人士,连海外关系都不多,结果是无活儿、无予算、减人。应有的样子是做改革开放的推动派,做大改革大开放全球免签的保护者。
-
杨希雨|中美两大国只能在激烈碰撞中摸索出相处新模式|海外看世界
14学者评【中美对话】系列第4篇 杨希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 中美关系正处在1972年中美实现“跨太平洋握手”以来的最糟糕状态。其深层次动因,在于中美两国的综合国力对比,由过去长期既成的“垂直对比关系”,日益变成向中国倾斜的“水平对比关系”,形成了十分典型但又具有21世纪新科技革命特点的“新兴大国同守成大国”关系结构。以下三组数据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中美两国国力对比发生的这种结构性变化。 1980-2020中国关键经济指标 占美国相应指标的百分比 _ 1980 2020 GDP 7% 74.64% 进口 8% 85.38% 出口 8% 180.95% 外汇储备 16% 722.2% 国家元首提出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而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推出“极限施压”、“全面脱钩”政策,拜登政府先是提出美中关系“对抗、竞争、合作”三分法,后又提出“对内投资、对外结盟、对华竞争”三点论。 显然,中美对于两国在新的国力对比结构中,建立怎样的新相处模式,有着完全不同的战略追求。要求一方接受另一方提出的相处模式,毫无可能,以致于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美将陷入“新冷战”,有人甚至认为中美“新冷战”已经开始。 但是,历史绝不会简单重复。中美关系目前存在的广泛对抗因素,同当年美苏“冷战”对抗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不同,绝不是加上有一个“新”字就可以概括的。美国作为当年“冷战”的始作俑者和亲历者,更是刻骨深知大国战略对抗的代价和后果。 因此,好的预期是:中国迫切需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不想不愿同美国对抗,希望和寻求同美国进行双赢合作。美国作为全球性超级大国,同时面临着三条战线的挑战,即以俄罗斯为焦点的大西洋战线的挑战,以伊朗问题和巴以/阿以矛盾为焦点的大中东战线的挑战,以中国为焦点的太平洋战线的挑战,美国无力也不想集中全力对抗中国。 而危险的不确定性是:中国下定决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在客观上必然出现14亿人口的中国,全面超越3亿多人口的美国的新态势,但是这种新态势,是目前美国政界甚至民间都断不能接受的。为此,一个“政治正确”的选择必然就是“竞争中国打败中国”。 无论是特朗普政府对华“单打独斗”,还是拜登时期裹挟盟国友国“选边站”共同打压围堵中国,说到底,都是为了打败中国,防止中国超越美国。只要美国不改变“竞争中国打败中国”的政策思维和战略举措,中美陷入战略对抗的概率和风险就必然不断升高。无论中美双方进行怎样的高层接触和分歧管控,都难以改变这种危险的趋势。 美国立国以来200多年,全是一路超越别国,现在头一回面临“被超越”的可能性;而中国自近代史以来,也头一回面临超越世界第一强国的可能性。这两个大国在“被超越”和“超越”的过程中,美国要力保“全球领导地位”和科技领先地位,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最富强大国和争取科技领先地位,两国为了各自的既定目标,不可避免地要展开从政治安全、经贸科技、到意识形态三大基本领域的全域型战略博弈,中美关系的“冬天”来了,对中国而言,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 中美关系能否度过“严冬”迎来春天,根本上取决于中国。下定决心“竞争中国打败中国”的华盛顿不相信道理,但是相信实力。只要中国努力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让美国意识到无法“竞争中国打败中国”,则必然倒逼华盛顿改变政策思维,谋求同一个强大的中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在中国真正强大到令美国难以“竞而胜之”(outcompeting)之前,中美两个大国只能在激烈碰撞中,逐步探索互不相让、但又都极力避免战略上迎头相撞的新模式。
Got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