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最新文章
-
邓中坚丨解析台独国际化与两岸融合的拉锯战丨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台湾问题国际化及两岸融合】第20篇 邓中坚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兼任教授 台湾金门大学兼任讲座教授 当前两岸关系的前世今生和未来从来都与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台湾回归中华民国之前的五十年,日本在东亚地区耀武扬威,趾高气扬,更在台湾软硬兼施进行”皇民化”的工作。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美国成为亚太地区的唯一霸主,其势力已经依照计划开始水银泄地式渗透进台湾,在1950年代之后更名正言顺地挥舞软硬权力,将台湾整合进入西方国家集团,成为围堵苏联集团的一员。 在这样的国际权力结构的影响下,日本与美国先后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之,我们可以了解,台独组织早期是在日本开始,之后随着”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发酵逐渐转移阵地到美国。 随着中国的兴起,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方面的实力不断的扩充,影响到美国的霸权,这使得美国政府要利用台湾作为牵制中国棋子,这就反映在特朗普总统之后,美国不断的强化对台的军售,并派遣军事人员明目张胆地协助训练。而同一时期,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执政,不论是蔡英文或是赖清德对美国是拳拳服膺。又由于故日本安倍晋三首相对台湾之友好,使得民进党政府更是紧抱着日本的大腿,将国家民族的大业置之脑后。 另一方面,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宗教宗族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台湾各地的庙宇供奉的神明和崇拜的英雄豪杰皆来自中国大陆,在扫墓时墓碑都有中国大陆故乡的堂号。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赖清德等却以修教科书、打压中华文化传统之方式,全面推进”去中化”的政治运动,妄图切断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文化联系。尽管如此,这种文化层面的联系仍遭受到国民党和社会有识之士想方设法的纠正台独份子的扭曲。在追求民族大义的历史使命下,融合的目的就是使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文化联系进行重建,以此为基础强化政治、经济、社会等面向的联系。 8月24日,游客参观台南延平郡王祠。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间,奉祀郑成功及其部将。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周年,当天有台湾民间团体在此举办祭典。 尽管有艰难的挑战,我们要了解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权力结构正渐次发生变化,且趋势是有利于中华民族正面的发展。我们解读晚近台湾地区民意调查出现大多数台湾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两岸经贸关系持续,甚至期盼加强;两岸需要维持沟通管道者;美国不会出兵帮台湾打仗;不愿意让自己或家人上战场;两岸关系维持现状。上述民意的取向是有利于融合,且会抑制台独国际化发展。 总之,台独国际化与两岸融合的拉锯战正出现由剥而复的发展契机。
-
万晓宏 丨台湾问题国际化及两岸关系面临的新挑战丨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台湾问题国际化及两岸融合】第21篇 万晓宏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台湾问题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本质上是国内问题,但由于美国的干预和岛内分离势力的推动不断被国际化。特朗普时期,美国借 “防疫”提升美台关系,支持台湾打着“TAIWAN CAN HELP”进行“口罩外交”,试图让台湾以独立地位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并怂恿盟友炒作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国际化开始升级。拜登时期美国为了竞赢中国,完全违背中美建交三原则,大打“台湾牌”,支持台湾拓展所谓“国际空间”,导致台湾问题国际化进一步加剧。 台当局运往欧美国家的口罩箱子上都印有“Taiwan can help”字样。 当前美西方明目张胆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主要作为如下: 第一,在政治外交上,在各种国际场合试图把台湾当作主权国家来对待,推动台湾加入只能由主权国家加入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世卫组织等。 第二,在经济贸易上,美国竭力帮助台湾加入各类区域性和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如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CPTPP等;美国不但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组建“芯片四方联盟”,还积极拉拢台积电等台湾半导体企业,试图构造“民主国家供应链”,推动两岸在高科技产业上脱钩断链。 第三,在军事安全上,美国不仅派军机、军舰和军人进入台湾,严重违背中美建交三原则,还唆使北约盟友派军舰通过台湾海峡,侵犯中国主权,为台独站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最近几周已经派军舰通过台湾海峡,德国两艘军舰正在日本待命,准备随时通过台湾海峡。 第四,在意识形态上,美国鼓吹“价值观联盟”,拉拢台湾派代表参加所谓的“民主峰会”,以民主和威权为名强行划界,企图歪曲中国体制,制造价值观对立和冲突。美西方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动机有二:其一,构建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台湾问题话语体系,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标。通过将台湾问题国际化,美国企图在国际上制造对中国的压力,既能达到围堵、遏制和打压中国的目的,也能增加美国在各方面与中国大陆谈判的筹码,从而遏制中国发展。其二,推行美国的“印太战略”。美国近期在“印太战略”中增加涉台内容,强化台湾的“印太角色”,不仅可以为盟友塑造共同的敌人,减少内部分歧,而且还能假借“维护台湾安全”推行印太战略,降低印太国家的危险感知,在该地区进行更多军事部署行动。 台湾问题国际化使中国大陆的涉台统战工作面临更多新挑战:首先,使岛内“台独”势力进一步壮大。谋求台湾独立是“台独”分子的主要目标。台湾问题国际化不仅让“台独”势力更加肆无忌惮,而且也成为民进党的政治宣传工具,煽动更多岛内民众加入分裂队伍。其次,使各方势力介入台海地区,危害中国周边安全。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菲律宾等美国传统盟友大打“台湾牌”,在台海地区与美国联合开展各种军事活动。此外立陶宛、捷克和斯洛伐克等欧洲国家也试图强化与中国台湾的官方关系,使台海紧张形势的构成更加复杂。 最后,使“一中共识”模糊化。美西方通过支持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挑战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为台湾加入CPTPP造势,强化台湾国际参与的事实,使“一中共识”模糊化。 台湾问题国际化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两岸和平统一更加困难。美西方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的目标非常清楚,短期内给两岸和平统一制造更多障碍,长期有助于台湾走向法理独立和事实独立。未来美西方还会继续与台湾当局密切合作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给中国大陆的反独促统工作制造更多麻烦。但也不用悲观,“一中共识”已为世界各国熟知,美国盟友也并非真心实意地跟随美国以台制华,美西方和台湾当局妄图通过台湾问题国际化很难达到台独目的。当然中方也要高度重视,在有力反制的同时,应想办法尽早实现国家统一,彻底终结台湾问题国际化。
-
潘维丨台湾问题的性质变化丨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台湾问题国际化及两岸融合】第18篇 潘维 澳门大学教授 历经75年演化,“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再是台海两岸相对的实力增长问题,也不是政体优劣问题,更不是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纽带问题,而已经演化成美西方制衡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杠杆支点。 政治实体的分合不是文化问题。国家认同貌似是文化问题,其实向来取决于区域利益和相对的国际实力博弈。美国独立不是因为与英国语言文化不同。拉美各国独立不是因为与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语言文化不同。非洲各国独立也不是因为拒绝使用英语法语。语言文化只是独立和反独立的可塑包装。新加坡全民普及英语仅需一代人。 独立政权的存在是建立独立政治实体的先决条件。无论政治共同体规模大小,只要有独立的本地政权强势主导,塑造全民的独立国家认同非常容易,十几、二十年就能做到。反之亦然。只要有当地政权强势主导,摧毁一种国家认同也不难。 中美博弈已长期化,或许会如上世纪的“德国问题”那样延续百年。至少到眼下为止,美国的世界霸权依旧如日中天,美西方的盟友关系也因俄乌战争明显强化。这意味着,眼下若中国强行收复台湾,成本已今非昔比。换言之,台湾独立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 然而,预言未来向来不靠谱,世界上任何事都可能发生。我们这代人亲眼见证和亲身经历了全球地缘政治大势的剧烈变动。因此,台湾独立运动在一夜间被终结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
梁微 丨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看台湾问题的国际化丨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台湾问题国际化及两岸融合】第19篇 梁微 美国明德国际学院教授 从最近几年的情势来看,台湾问题正在变得日益国际化。这其中,主要有中美竞争和地缘政治的考量。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来看的话,中美科技战,美日主导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倡议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都成为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因素。 在中美科技战的背景下,半导体工业的供应链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台积电为全球供应超过90%的高端芯片(7纳米以下)。因此,美国目前的政策是确保中国不能继续进口和使用台积电生产的高端芯片,同时,要求台积电在美国设厂生产精密芯片,这样即使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美国科技公司需要的高端芯片供应链也不会被影响。2022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降低通脹法案》就包括了用2800亿美元支持高端芯片在美国的生产,台积电在凤凰城开设的工厂也已经进入最后的生产准备阶段,预计2025年可以开始投入生产。尽管台积电在岛内被称为‘护国神山’有失偏颇,但是台湾在芯片生产中的领先优势使得台湾必然被美国拉入国际半导体联盟中(还有荷兰和韩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台湾问题的国际化。 在亚太地区,自从川普总统在第一个任期决定退出泛太平洋伙伴协定(TPP),美国的政策开始从亚太转向印太。这一政策转向更多的是把之前的自由贸易和地区经济整合政治化和宽泛化,也因此被拜登政府延续了下来。相比较之前的亚太战略,印太战略更着重于区域内民主国家在政策,军事以及经济领域的广泛合作,也因此更加强调台湾和印度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性。总而言之,今时今日,台湾依靠着民主化进程和半导体产业,在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拓展了台湾在地区合作和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这样一来,台湾问题的区域化和国际化也就不可避免了。
-
孙太一丨大陆要考虑和台湾及国际社会相向而行丨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大陆要考虑和台湾及国际社会相向而行】第16篇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 台湾问题国际化背后的推手归根结底是美国,而近来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盟友、伙伴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也开始推动台湾问题国家化,其背景是俄乌冲突。欧洲国家看到其军工体系无法维持乌克兰的开销,不断给乌克兰输送武器装备不可持续,而俄罗斯这边却可以靠和中国的正常贸易获取源源不断的维系其军工体系的材料、零部件。因为这样的判断,欧洲国家觉得欧洲的冲突和印太局势已经完全联结,如果不以台湾牵制北京,欧洲自身的挑战将无法解决。 当然,欧美和台湾的联结并不紧密、牢固。布鲁金斯学会在拜登退选前在台湾抽样了1500人做民调,结果发现只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台湾人民认为美国是可信的盟友 – 15.8%的人认为美国可信,8.2%的人认为美国非常可信。拜登政府的高官也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希望把台湾的高端芯片生产线搬到美国,完全不顾及台湾人民的感受,有种“我把关键芯片供应链带走就不怕台湾挨揍”了的架势。特朗普每次被问及台湾时,下意识地就回答是台湾抢走了美国高端芯片制造业的饭碗,完全把台湾当成了竞争对手,而且不多收点保护费似乎就不肯罢休了。 台湾和“国际社会”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但让我们有“台湾问题国际化”深切感受的原因反倒可能是我们同时加大了与台湾、与国际社会的距离。两岸交流方面阻碍重重,民进党当局承认“九二共识”成了很多潜在对话的前提条件,而这个前提条件似乎台当局满足的希望渺茫。而大陆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不仅让绿营胆颤,也让一些蓝营和白营的友军对赴大陆交流有了顾虑。另一方面,中外的对立和分歧也因为俄乌战争、关税、高科技竞争而变得愈发严重,近来虽然有平稳筑底的迹象,但对我们吸引外资助力经济增长以及拓展搭档和伙伴的规模以优化地缘战略环境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台湾和国际社会之间的互动上,大陆的干预能力有限,但大陆完全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和台湾乃至和国际社会都同时走得更近。两岸的交流从民间到议会都存在很大的潜力。而如果接下来的美国是特朗普上台,北京也完全可以通过引领诸如应对气变、推动市场经济和多边合作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让更多国家愿意支持两岸和平统一并联合约束、限制台独,从而让“台湾问题的国际化”转变为有利于两岸统一的条件。
-
江靓丨台湾问题的国际化美西方的立场与目标丨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大陆要考虑和台湾及国际社会相向而行】第17篇江靓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520”之后赖清德当局推进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台湾新当局将台湾问题国际化是将台湾问题定性为“国际争端”。一方面,国际法主体,即国家之间在某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或政治、经济冲突才被认为是“国际争端”。另一方面,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当局通过将台湾问题国际化意图实现三个目的。第一,否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强调台湾与中国是“一边一国”的关系,从而否定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第二,透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求助外国势力,请求美西方势力介入两岸关系,增强台湾当局“抗中保台”的能力,反制大陆单方面解决台湾问题的企图;第三,将自身塑造成“受迫害者”形象,寻求美西方国家政府和民间的同情,为后续拓展“国际空间”积攒人脉资源。 台湾问题的国际化迎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大陆发展的策略,也可以讲,台湾问题的国际化为美西方国家遏制大陆发展提供了武器。美国共和党人特朗普的上台是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分水岭。在特朗普上台前,大陆在全球的影响力以及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坚持“战略模糊”政策,几乎断绝了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可能性。然而,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对华战略以及涉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美国对中国赶超自己的防范,以及美中经贸科技竞争关系恶化,美国认为中国对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形成极大挑战和威胁,中国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此整体战略环境转变下,台湾地缘战略角色再次获得美国特朗普政府以及继任者拜登政府的重视,而台湾经贸科技在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关键地位,也让台海安全不再仅是两岸间的议题,而是印太乃至全球重要的安全议题。这也为台海议题国际化,提供了关键性的客观条件。因此,台湾民进党当局通过借外国势力“抗中保台”的主观企图与美西方国家对华政策急剧转变的客观条件共同成为台湾问题进一步国际化的“催化剂”。 在台湾问题国际化中,美西方的立场和目标很明确,即借台湾问题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维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这里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美西方把台湾当作一个牵制中国发展的“棋子”,玩“以台制华”的游戏,这是很多学者对美西方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背后动机的分析;第二,美国需要一面大旗,把印太地区的“小弟”召集起来,紧跟美国的全球战略,听从美国的发号施令。在欧洲地区,这面大旗是俄乌冲突。在印太地区,这面大旗则是台湾问题,只有台湾问题才会搅动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的周边国家跟着美国走,支持台湾问题国家化,“小弟”才会越来越多,才会认识到谁是真正的“小弟”。基于此,我们便不难理解美西方对台湾问题国际化立场的政治逻辑。
-
戎抚天| 台湾问题国际化,大陆对台更自信 |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台湾问题国际化及两岸融合】第14篇 戎抚天 《旺报社长》兼总主笔 当前两岸关系有两个“不需要怀疑”,一是“台湾问题国际化”,二是“两岸对抗固定化”。现在的挑战是:在两个“不需要怀疑”新情势下,消极面如何管理风险,避免因误判而引爆战争,积极面如何为和平创造机会,降低对抗与冲突的危害,战略家更需要以大智慧排除短期政治利益,建构全球新战略平衡新架构。 大陆一贯坚持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延续,反对外部势力介入,但从韩战爆发开始,美国就介入台湾问题,随着台湾民主化进程,愈来愈多台湾人与美国人认为,两岸关系不是国共两党的关系,而是两个政府的关系。随着2016年国民党失去政权,两岸关系由热而冷,2020年民进党捡到香港“修例事件”的枪,掀起反中风暴而赢得选战,两岸对抗格局成形,美国介入也逐渐加深。 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开启美中贸易战,掀起全面反中浪潮,2021年拜登政府建立“印太战略”体制,强化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并推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与澳、英、美 “军事外交安全合作伙伴关系”(AUKUS),进而试图建立北约与韩、日等国战略合作关系。“美国队长” 遏制中国大陆印太地区影响力的同时,台湾问题国际化更为固定。 赖政府受美国抗中与国际情势有利的鼓舞,分离主义路线愈走愈远,进而刺激大陆以更大的力度“反独促统”,民进党政府承受压力,只能更加“倚美抗中”,若美国继续支持,“台湾问题国际化”就会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将复杂化,未来变数会更多,风险更加大。 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共仍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不变,赖政府也遵循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未跨越法理台独界线,拜登政府与中国大陆经过4年磨合,已找出“竞争中合作”的共识与机制,对北京而言,虽不满意但可以接受。中美关系现状在美国大选揭晓,新政府成立前,可望继续维持。美中关系维稳、大陆和统方针不变、台湾不碰触法理台独红线,两岸关系暂无大事。 不过这不表示台海不会发生风暴,大陆出现厌台、反台情绪,包括年轻一代官员在内,对台政策不会友善,很容易刺激台湾对抗情绪。而台湾年轻一代成长于两岸对抗与去中教育政策之下,中华民族意识降低,反中成为政治正确,两岸冲突风险与日俱增,需要理性因应与控制,最近巴黎长荣饭店事件显示,两岸官方都相当节制,这是理性的表现。 中华文化(民族)复兴是全球华人期待的共同目标,时间站在中国大陆这一边。大陆虽面临塔西陀、休昔底德与中等收入等三大陷阱,但经济发展潜力仍大,加上中国人勤奋、吃苦、顾大局的传统文化优势,只要能在改革与维稳中维持平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继续支持中共体制,塔西陀陷阱与中等收入陷阱就能跨越。 民进党对抗路线将面临三个考验,一是台湾多数民意希望和平,高冲突风险对民进长期执政不利,二是美国挺台绝非空白支票,台湾必须承担代价,代价多大?国力承担得起吗?人民支持吗?都大有疑问。三是美中对抗格局可能改变,美国共和党2024年党纲,首次纳入建造铁穹导弹防御系统,代表中国军力崛起,美国战略圈出现战略收缩,转向本土防卫优先的趋势,美国愿意为保卫台湾付出多少代价,将是每一个台湾人心头的疑虑。 台湾问题国际化并不影响大陆的定力与自信,如果对美关系有自信,对台湾問题就该更有自信。对台自信可以从扮演“影子反对党”角色开始,善用文化软实力与网路新媒体力量争取台湾民心,进而对民进党产生制衡作用。
-
周文星| 中国是台湾问题“国际化”趋势的终结者| 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台湾问题国际化及两岸融合】第15篇 周文星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当前,台海形势日益复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台湾问题的“国际化”趋势。人们不禁要问: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事务,怎么会出现“国际化”的不利局面?可以说,厘清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源头、现状与趋势,有助于理解台湾问题盘根错节、延宕至今的个中缘由。但囿于篇幅,我简要谈论以下三点。 首先是台湾问题“国际化”的现状与趋势。事实上,台湾问题“国际化”根源久矣,至少可以追溯至产生台湾问题的1949年。不过,当时台湾问题的“国际化”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时下学界所热议的“国际化”,主要指拜登2021年初执政以来旨在极力增加我国台湾问题国际曝光度的新举措与新趋势。过去3年多以来,拜登行政当局与国会携手并进,从国内公法制订、外交话语塑造、军事威慑强化、国际盟友协调、功能议题拓展等方式,全面提升台湾问题的“国际化”趋势,其目的是增加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制造台海两岸永久分离的局面。 毋庸赘述,拜登当局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是当前台湾问题“国际化”的主要推力,“国际化”牵动我国政府与民众敏感神经的台湾问题,看似是美国政府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操弄“以台制华”的“理性”之举。然而,美国因素终究只是外因。包括国民党、民进党在内的台湾地区主要政党,才是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内因。根据内外因辩证原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即使是原本属于谋求两岸统一、近年来迅速滑向维持两岸关系“不统不独不武”现状的国民党都有拓展台湾所谓“国际空间”的问题,更何况是具有坚定“台独”诉求的民进党当局呢?!总之,台湾地区主要政党都具有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内驱力,只不过在程度、策略与力度上存有差别。 台湾问题“国际化”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后果不言自明。两岸关系不仅难逃其害,中美关系也将深受冲击,如果处理不当,其负面影响与危害后果甚至蔓延至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不过,正如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顽固窜访台湾及其后中国果断出台的系列反制举措所表明的那样,中国作为有效遏制和终结台湾问题“国际化”这一危害性趋势的关键行为者,其主导性角色将为地区发展与稳定注入确定性因素,中和上述趋势造成的危害与后果。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定会进一步削弱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势头,直至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
-
陈先才 |两岸融合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大陆要考虑和台湾及国际社会相向而行】第13篇 陈先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 赖清德上台后奉行的“台独”挑衅政策极大地恶化了当前两岸关系,包括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说中刻意展现出来的强硬立场,以及上台后进一步紧缩两岸关系的种种做法,客观上对两岸融合发展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尽管如此,当前两岸融合发展势头不可阻挡,赖清德当局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两岸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不可阻挡。 赖清德上台后奉行的“台独”挑衅政策极大地恶化了当前两岸关系,但两岸融合发展势头不可阻挡诚然,赖清德执政团队这一批人,可谓是民进党内部“台独”意识形态最为强烈的群体,其对当前两岸融合进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对两岸民间交流的极力阻挠与限制。诸如禁止台湾旅行社开展赴大陆旅游业务,以及继续收紧大陆专业人士赴台交流,甚至对诸如“上海-台北”双城论坛等活动予以阻挠等等,赖清德当局的这些紧缩动作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赖当局的这些做法当然不利于两岸民间交流的维系,只会导致两岸民意对抗的增加。虽然民进党当局当前极力阻挠两岸交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有利于两岸民间交流的力道也在不断增长。事实上,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还是期待两岸交流能够恢复正常。两岸交流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对于台海和平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换言之,对于两岸融合之历史趋势,赖清德当局最多能阻止一时,但企图从根本上断掉两岸的往来,断掉两岸融合的进程,民进党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还是期待两岸交流能够恢复正常 就当前两岸关系及中美博弈而言,整个形势越来越清晰,大陆主导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的能力越来越强。就台湾内部不同势力和群体而言,愿意与大陆相向而行者,大陆自然欢迎一道同行;对于目前或短期内有顾虑者,大陆有耐心,也愿意做争取的工作,尽可能开展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对于不与大陆往来的死硬派,或者始终对大陆采取敌视态度的少数人,甚至是抗拒两岸融合发展的强硬分子,大陆则是老神在在,泰然处之。毕竟大河东流去,千古尽淘沙。
-
朱志群|去中化与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双重挑战|海外看世界
31学者评【大陆要考虑和台湾及国际社会相向而行】第12篇 朱志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教授 台湾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但并非当务之急,因为大陆内部问题很多,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这些需要优先处理。 在台湾问题上稍安勿躁是应该的,但所谓“时”与“势”都在大陆一边可能是一种过度乐观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除非北京当局破釜沉舟,用武力统一两岸。 在台湾问题上,北京当局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台湾人对统一没有兴趣,二是台湾问题的国际化。 两者相加,使得两岸和平统一遥遥无期。 “去中化”教育在台湾是相当有效的, 当然这里指的是政治上的去中国化和历史教育上的与中国切割。在文化上和社会运作方面,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蒂固,是去不了的。 经过二三十年的“去中化”,现在台湾人的身份认同已经离“中国”越来越远,甚至很少有人愿意公开称自己是华人,认为是中国人的就更少了。 很多自认是华人的也将自己看成类似新加坡或美国的华人,而不是与对岸同属一国。“两岸一中” 、“一国两制”或是“心灵契合” 等提法在台湾社会得不到广泛共鸣,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大多数台湾人认为自己就是台湾人,跟中国没啥关系,所以统一犹如天方夜谭。 你不能全怪罪他们,因为他们中大部分是无辜的,是去中化教育和政策的必然结果。 台湾问题国际化也是北京面临的挑战 对北京来说,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和台独教育,还有台湾问题的国际化。美西方拥有国际话语权,如果这些国家不认同台湾是中国内政,那么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将越来越突出。 现在的趋势是美西方全方位围堵中国,扰乱中国的崛起,虽不至于与台湾建交,但肯定不会支持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 即使是和平统一。 打台湾牌对抗中国已经是美国及其盟友的既定方针,不会轻易改变。 以前美国只是强调有“台湾关系法” 这个国内法必须遵守,现在美国在与其盟友的双边和多边宣言中一定加入有关台湾的条款,公开将干涉台海局势作为美国印太战略和对外关系的一部分, 而美国盟友纷纷附和,几乎没有异议。 只有像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等极少数西方人士发出微弱的反对声,而且一旦发声,就会遭遇政客和媒体的鞭挞。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关键还是在大陆本身的软硬实力和内外政策,特别是软实力的增长。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关键还是在大陆本身的软硬实力和内外政策,特别是软实力的增长。 大陆的对台政策以和平统一为基调,一以贯之,值得称赞,但也缺乏创新,灵活性不足。 两岸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国共内战的延续。 北京的对台政策是否需要与时俱进? 例如,能否提出一套让台湾人乐意接受的统一新建议、新模式? 如何向台湾民众说清楚统一对大多数台湾人具体有哪些好处?为什么必须要统一? 为什么统一对两岸都有益? 北京的对台政策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如果两岸当局能在尊重历史与面对现实的基础上达成双方都可接受的某种新共识,国际干预两岸的空间也将大大缩小。
Got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